為了隆重慶祝2015年“三八” 國際勞動婦女節,展示全市婦女手工編織產品成果,掀起全市婦女手工藝品比技能、比創新,比藝術價值、比經濟效益的“一縣一品牌”創業就業熱潮。3月12日,由市婦聯主辦的全市慶“三八”婦女手工編織大賽秦安草編分賽區暨全市手工編織頒獎大會在王尹鄉中心廣場舉行。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來生,天水市婦聯副主席何忠蘭,秦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海軍,副主任劉小秦,縣政府副縣長羅增芳,縣政協副主席馬振寰出席大會,來自各縣區婦聯、王尹鄉參賽人員200多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大會現場,來自秦州、麥積、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以及秦安本地的手工編織高手們現場展出了他們自己的獲獎作品,色彩艷麗、造型生動的手工編織品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看。
秦安草編分賽區經過激烈角逐,最終,來自王尹鄉的尹轉蘭、任新芳獲得大賽一等獎,高玉琴、楊愛英、王彩霞獲得二等獎,李玲萍、李香蓮等獲得三等獎。大會還為其他六個賽區的獲獎選手頒發了榮譽證書。
(為秦安分賽區獲獎者頒獎)
此次全市手工編織大賽由市婦聯主辦,共設7個分賽區,比賽項目主要包括麥積珠繡賽、秦安草編賽、武山柳編賽、甘谷麻編賽以及刺繡、剪紙、十字繡、絲帶繡等。活動旨在以婦女手工編織大賽為契機,進行一次大調研基層廣大婦女手工編織產品類型熱情,對手工編織技能來一次大比賽、大提升,為下一步在全市做好婦女手工編織“一縣一品牌”創業就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其他賽區獲獎者頒獎)
草編發展在王尹鄉有著悠久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生產草帽、茶墊、椅墊、沙發墊等實用型產品為主,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草編生產由實用型為主逐漸轉向以藝術審美為主,在創始人郭香蓮的帶動下,創編出以核桃、挎籃、繡球、五星、草莓、花扇、荷花、寶塔、十二生肖等造型為主的十幾個品系,并經本鄉經紀人遠銷日、美、港、澳等國家和地區,成了各地喜好的人們裝飾家庭居室、美化家庭環境、饋贈親友的佳品。全鄉現有5880余人從事草編生產,涉及14個行政村2620戶,人均年收入3600元,全鄉麥稈編總值達2100萬元。草編生產已成為該鄉的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