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秦安縣堅持走“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路子,以構筑綠色屏障、建設美麗秦安為目標,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規劃,高效率推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實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公路行道樹和景區景點綠化工程,努力打造布局合理、林蔭密布、景觀優美的綠色通道和草木蔥蘢、鳥語花香、山川秀美的美麗家園。從即日起,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生態秦安】專欄,宣傳報道全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和經驗做法。
【生態秦安】
秦安:生態產業帶動鄉村經濟大發展

青山綠水、瓜果飄香,既可以欣賞白墻青瓦、流水淙淙的鄉間風光,又可以體驗親自下地采摘的勞動樂趣——受夠了大都市嘈雜的鳴笛之聲,你是不是特別向往在周末和家人一起找一處又好吃又好玩的去處呢?生態秦安,不妨是個好去處,就讓筆者帶你一起走進秀美秦安,感受那醉人的景色,呼吸著涼爽的清新空氣,暫時忘卻都市生活的繁華與喧鬧,回歸田園生活的樸實與平靜。

“哇,這個櫻桃好大好甜啊!”“快看快看,這個果長得好像瑪瑙,收集7個可以做成‘瑪瑙手鏈’了。”在櫻桃種植園里,人們挎著籃子穿梭在一株株掛滿果實的棗樹間,嬉笑聲不時傳出。趁著這難得的好天氣,不少市民駕車從其他地區來到秦安,進入園區,親自體驗這采摘的樂趣,過一把“開心果農”癮。

“打造生態農業產業基地,既能帶動現代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又可以促進農民增收,同時為市民群眾休閑娛樂提供豐富的旅游資源,可謂一舉多得。”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對筆者說,“生態農業,不僅使百姓的錢包越來越鼓,更多的是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帶動了科技、農業、休閑旅游的一體發展。”
近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把發展生態林果產業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保護生態的核心舉措和長效機制,以打造全國果品產業重點縣為目標,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調整結構,擴大規模,強化服務,突出特色,不斷做強做大林果產業,使全縣林果栽培品種、管理水平、生產規模、綜合效益等方面大幅提高,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截至2014年底,全縣林果總面積90.88萬畝,結果面積59.76萬畝,總產量51.81萬噸,實現產值23.33億元。其中蘋果面積59.32萬畝,掛果面積29.2畝,產量38.25萬噸;桃面積10.25萬畝,掛果面積9.25萬畝,產量11.64萬噸;花椒面積18.85萬畝,掛果面積18.85萬畝,產量0.566萬噸。17個鄉鎮果園面積都達到萬畝以上,有4個鄉鎮達到了果園全覆蓋。農民人均林果收入4092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

秦安縣闖出了一條由傳統農業向循環、綠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新路,先后獲得“中國蜜桃之鄉”、“中國蘋果之鄉”、“中國花椒之鄉”、“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桃之鄉”、“全省無公害果品示范縣”等稱號,同時在2013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秦安蜜桃品牌價值人民幣7.38億元,秦安蘋果品牌價值人民幣15.10億元。秦安果品以色澤艷麗、果形美觀、松脆可口、營養豐富暢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銷上海、廣東、湖南、四川、河南、內蒙古等國內市場,遠銷馬來西亞、俄羅斯、尼泊爾、印度等國際市場。
如今的秦安鄉村,村莊房屋錯落有致,公共設施齊全,綠化分區域建設,葡萄園、桃子園、蘋果園等生態產業園區比比皆是。整個生態產業,果實累累,呈現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為秦安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