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山是位于秦安縣城東部的九龍山余脈,為城區主山。由于其獨特的山形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造就了它成為四星級景區的優越條件。大景區建設理念的提出和落實,讓原來臟亂貧瘠的小山頭,成為了現在市民們爭相前往的好去處。
在秦安市民的眼里,鳳山的嬗變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陣痛。以前的鳳山,林木稀少,環境破壞嚴重,毫無景區面貌可言。只是單純的作為百姓眼里的一座東山,冬天風雪不驚,夏夜月光淺淡,沒有可以言道的優點。那時候,城區內沒有一個供市民們鍛煉休閑的場所,茶余飯后,無非是在街角巷頭伸伸懶腰。

秦安縣委、縣政府在經過長期的論證和實地勘察后,確立了“一山一河”的發展思路,其中大鳳山的景區格局被提上了建設日程。按照規劃,鳳山景區將以鳳山為主體進行開發建設,涵蓋有人工生態水域、堡子坪遺址、泰山廟古建筑群、春場口行宮、上關明清一條街五部分,占地1150余畝。景區建設的步步推進,讓一個承載著鍛煉、休閑、環保功能的鳳山屹立在世人眼前。

鳳山的系列工程完工后,游人絡繹不絕。人們在這里拍照合影、約會聚餐,的確成了市民們不可多得的放松場所。然而,由于缺少監管,鳳山的臟亂差問題隨之成為濫觴。白色污染、垃圾遍布、樹木折損、亂涂亂畫,種種問題讓剛成型不久的鳳山公園遭遇了比之前更嚴重的發展短路。陣痛襲來,本地居民批評,外地游客搖頭,鳳山亟待相應的舉措整治。

今年四月份,鳳山景區管理所正式成立,標志著規范化管理的景區模式落戶鳳山。保安員全天候的巡回檢查,保潔員的輪番清理,景區宣傳的文明游覽理念,三大措施貫穿于鳳山的后期建設當中。就像一個孩子,有人生養,便要有老師管教,通過一系列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初步遏制了景區發展過程中的不文明現象。

“管建并行,以管為主”成為了景區管理人員的主要服務目標。人要玩,山就要建;山建了,人就得愛。管理過程中,如何引導群眾自覺遵守景區的各項守則,便成為了重中之重。通過著力于宣傳報道和切實可行的言傳身教,鳳山上鍛煉休閑的游客慢慢改變了之前的不文明習氣。折樹掐花的現象少了,亂丟塑料袋的意識淡了,在此基礎上,鳳山再放大招,加大了建設的針對性內容。

放荷花、栽海棠,種薔薇、植櫻花,修繕古建,放養金魚,一切舉措只為鳳山更綠更美。如今的景區,青磚齊整、綠草如茵、水域清澈、游人如織。早晨,鍛煉的老少將鳳山視為最理想的場所,傍晚,休閑的男女把鳳山當做身心放松的勝地,鳳山正在成為秦安人休閑游樂的最佳去處,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畫卷也正在鳳山之巔徐徐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