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廣大群眾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放心的一日三餐是公眾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但時有發生的農產品污染和中毒事件已嚴重威脅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如何保障廣大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已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的建設力度,作為農產品消費大縣的秦安縣依托中央投資建設的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項目,翻開了全縣農產品質檢工作的新篇章。

秦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成立于2012年。成立以來,該中心就緊緊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落實,以保證人民群眾食用農產品安全為目標,把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大力加強機構體系建設,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力度,截止2015年,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工作中也呈現出了諸多亮點。

健全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水平。秦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從成立伊始,就著力于實驗室的建設,改造了常規實驗室及無菌室514.8平方米,其中包括樣品前處理室、試劑儲藏室、接樣留樣室、生化室以及光譜室。目前配置了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分光光度計、紫外線分光光度計、酶標儀、高速離心機、旋轉蒸發儀、氮吹儀、高溫消解儀、生化培養箱、農殘速測儀等先進檢測儀器設備73臺套,這些儀器的投入使用,有效的擴大了農產品檢測范圍,提升了農產品檢測水平。將為全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也為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今后開展更多是檢測項目做好硬件保障。

加大檢測力度,確保質量安全。2015年,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逐步規范和完善農產品例行監測制度,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重點區域、深入開展監督抽查,嚴格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并按照省級一年一次,市級一季度一次,縣級一周一次的頻率開展農產品例行抽檢工作,截止目前,共完成抽檢樣品236份,其中省級例行抽檢20份,合格率100%,市級例行抽檢2批次48份樣品,縣級自檢6批168份樣品,經檢驗,樣品合格率均達到99%以上。合格率均在正常范圍內。通過監督檢測,不但逐步規范和完善了例行監測抽檢制度,還及時發現問題隱患,找準了薄弱環節和工作切入點,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強化人員培訓,提升檢測能力。為使實驗數據更加準確化和精確化,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據,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夯實檢測基礎,不定時選派檢測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培訓班,針對檢測人員對新配置儀器不熟悉的情況,中心專門聯系儀器廠家工程師對檢測人員進行了4批20余人次的現場培訓,通過各種系統的培訓,技術人員提高了檢測技術和能力,為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