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安>>正文
【精準扶貧】秦安縣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綜述(圖)
(2015-9-25 9:31:51)  來源:秦安縣委外宣辦 馮喜成 王新莊  打印本頁

精準發力拔窮根 扶貧攻堅奔小康

——秦安縣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綜述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在秦安縣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九月的秦安,碩果累累。一條條平坦的硬化道路直通農家,一座座嶄新的紅磚瓦房拔地而起,一片片新建的果園煥發生機,一個個惠民項目落地生根……如今,在滿目蔥蘢的秦安大地上,精準扶貧成了這里的主旋律。

  秦安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北部,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縣和“三西”農業建設縣,也是全省十八個干旱縣之一。至2014年底,全縣總人口6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8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5042元;有貧困村193個,占行政村總數的45.1%;有貧困人口13.4萬人,貧困發生率達23.46%。

  面對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特殊縣情,今年以來,秦安縣委、縣政府緊扣“六個精準”要求,按照“六到位、六扶貧”的攻堅思路,摸清貧困底數,因村因戶施策,改善基礎設施,壯大培育產業,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

  組織保障到位。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召開之后,秦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省、市精準扶貧會議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多次組織召開精準扶貧學習會、工作會、座談會、現場會等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精準扶貧工作。縣上組建成立了全縣精準扶貧指揮部,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建立了縣級領導包抓精準扶貧攻堅制度,設立了精準扶貧監測信息中心,開通了基礎設施建設組、富民產業培育組、易地扶貧搬遷組、公共服務保障組、金融資金支撐組、能力素質提升組和綜合信息組等七個辦事窗口。同時各鄉鎮、各貧困村也都相應成立了精準扶貧雙聯工作站和精準扶貧雙聯工作室,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政策宣傳到位。為了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家喻戶曉,提高廣大干部群眾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的知曉程度,加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步伐,秦安縣堅持點線面結合加強精準扶貧政策宣傳。面上以動員培訓、網站專欄、短信互動平臺、宣傳折頁等形式為主,印制散發了《精準扶貧知識100問》等政策宣傳資料5萬多冊;線上在重點區域、公路沿線,以制作大型宣傳牌、燈箱廣告牌、張貼宣傳標語為主,在全縣范圍內營造了精準扶貧濃厚氛圍;點上以入戶宣傳、面對面講解、短信電話告知為主,進行廣泛宣傳,鄉村干部和駐村幫扶隊員針對廣大群眾最關心的各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惠民政策進行了詳細講解,切實做到了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知識“進村、進社、進戶”。

  精準識別到位。秦安縣把建檔立卡作為精準扶貧的最基礎工作來抓,堅持動態管理,細化程序環節,按照對象精準、逐一識別、準確認定、動態調整的要求,認真做好政策宣傳、代表推選、公示公告、審核評議等工作,細化程序環節,嚴把“九道關口”。堅持從一把手抓起,由縣級包鄉領導駐鄉督促,鄉鎮黨政一把手帶隊,工作隊員進村入戶,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逐一對扶貧對象摸底識別認定、全面核對把關,并認真填寫了貧困戶“五張清單”和貧困村“六張表”,做到貧困戶“五清”、貧困村“六有”。全縣共識別出脫貧戶1.66萬戶7.6萬人,返貧戶0.73萬戶2.88萬人,減少貧困人口4.72萬人,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和數據錄入任務已完成,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決策依據。

  (駐村幫扶工作隊在貧困村摸底調查)

  力量整合到位。充分發揮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按照雙聯行動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的工作要求,重新調整了聯村單位,整合了雙聯幫扶力量,為193個貧困村選派了“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長,組建了由大學生村官、雙聯干部、農業科技人員組成的685人駐村幫扶工作隊,建立了“長流水、不斷線”的工作機制。目前,每個駐村幫扶工作隊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的要領,按照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的要求,紛紛深入到自己幫扶的村子和農戶,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的精準扶貧思路……從“大水漫灌”到“精確滴灌”,幫扶到戶,措施到人,幫助每個貧困戶“斬斷窮根”,秦安縣正走出一條可持續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經費投入到位。秦安縣圍繞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創新思路,深入研究政策,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今年以來,縣財政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31億元,用于精準扶貧工作項目配套和經費支出。其中:配套教育衛生、飲水安全、危房改造等項目建設資金1.16億元,繳納小額信貸風險補償金1122萬元,配套駐村幫扶隊縣級辦公經費19.3萬元,繳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意外傷害保險15.75萬元。

  制度規劃到位。秦安縣緊扣“六個精準”要求,主動對接省、市專項方案,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訂了全縣精準扶貧“1+17”方案、9個作戰圖、30項貧困村支持計劃分年度實施表,把各類項目全部列入精準扶貧專項規劃之中,確保了政策銜接一致、數據口徑統一,形成了一套綱舉目張、內容全面、措施到位的精準扶貧“組合拳”,為實現掛圖作戰,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精準幫扶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制定了《秦安縣扶貧攻堅工作業績考核評價辦法》、《秦安縣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秦安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管體系建設方案》、《秦安縣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員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確保每項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產業扶貧——積極實施果園提質增效)

  突出產業扶貧。秦安縣是中國北方果樹最適宜的栽培地區之一。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這一區域優勢,按照“政府扶持,農戶參與,產業支撐,發展壯大”的精準扶貧開發思路,“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產業與開發相銜接,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蘋果、桃、花椒為主的林果產業,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穩步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收入。今年全縣新建優質果園2.5萬畝,實施果園提質增效2萬畝,預計全年果品總產值將突破25億元。突出商貿特色,以總投資11億元的西部小商品城建設為載體,帶動產業發展,擴大社會就業。目前,小商品城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2.54億元,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甘肅省乃至西部地區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及果椒產品交易中心,預計可實現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提供各類就業崗位6000多個。

  突出項目扶貧。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原則,以整村推進和片帶開發項目為依托,大力整合財政、農業、林業、水利、交通等涉農項目資金,努力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推進精準扶工作。在項目整合上,今年全縣以“六大突破”項目工程為重點,共整合省級以上項目資金9.7億元,目前已到位8.17億元。在項目布局上,2015年第一批31個整村推進村全部安排在3個特困片帶內,每村平均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萬元。在項目實施上,以路、水、房、田為重點,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向特困片帶、貧困村、貧困戶傾斜。今年實施的513.96公里農村公路,已全部開工建設;新修梯田1.5萬畝,實施貧困戶危房改造1800戶,已完成650戶;實施飲水安全工程4處,年內將解決5.0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項目扶貧——農村道路建設)

  突出金融扶貧。秦安縣堅持以構建政銀保企合作的縣域金融融資擔保體系為抓手,創新保險服務機制,助推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按照定額給付、先行報銷的原則,建立了農村“兩保一孤”特困群體支付入院前期費用的保障機制,為3.43萬人投保343萬元,確定被保險人意外身故金保額1萬元,30種重大疾病定額提前給付2萬元,這也成為全省金融精準扶貧的一項創新實踐;探索推行了果園保險服務,為受冰雹等災害的1020戶果農落實賠付金額480萬元。在普惠政策落實方面,通過“雙聯”惠農貸款、“中和農信”小額信貸等途徑,著力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經營資金不足的問題。建立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91個,向貧困戶借款1945萬元。按照戶報、村議、鄉審、縣核的程序,全面啟動實施了2.02億元扶貧專項貸款工程。

  突出電商扶貧。把發展電子商務與便民服務、扶貧開發相結合,在貧困村建起電子商務便民服務店,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初步實現電子商務促農增收的新途徑。搶抓秦安被列入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試點縣機遇,把發展電子商務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扶持辦法,成立了秦安縣電商協會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率先創建了天水市第一批農村淘寶實體店,并與甘肅機電學院等大中專院校簽署了人才培養合作協議。今年以來,運營農村淘寶便民服務店50多處,創建線下體驗館3家,通過電子商務為農戶購進生產生活資料超過1200萬元,節省農戶開支100多萬元,在網上銷售蜜桃、蘋果等農特產品2200多萬元,為農民增收180萬元。

  (電商扶貧——秦安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突出生態扶貧。堅持保護優先和綠色發展導向,把扶貧開發與文化旅游、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以貧困村、貧困片帶為重點,緊緊圍繞生態綠化、美麗鄉村建設、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方面,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規劃,高效率推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布局合理、林蔭密布、景觀優美的綠色通道和草木蔥蘢、鳥語花香、山川秀美的生態系統。如今,走進秦安大地,排排綠樹,滿目蒼翠,放眼望去,人在景中,景在畫中,畫在綠中,綠色的記憶久久不能抹去。今年上半年,著力打造提升“百里生態文化長廊”、魏店南山、興中路等5條生態綠化示范帶,建成生態林8900畝,荒山造林7400畝,栽植刺槐、側柏苗木220多萬株,切實改善了貧困片帶和貧困村生態環境,促進了生態扶貧產業化,產業扶貧生態化。

  突出教育扶貧。扶貧先扶智,扶智靠教育。秦安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先導性和基礎性作用,統籌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著力解決貧困村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全縣“全面改薄”項目和行政村幼兒園已建成14所、在建94所。特別是隴城教育園區,作為秦安縣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和教育精準扶貧試點,按照“資源共享、聯合互助、集中住宿、巡回走教、深化教研、提高質量”的總體思路,采取“學生不動、教師動”的全新理念,集中全鎮8所小學12個教學點的142名教師,變學生“走讀”為教師“走教”。園區運行后,解決了山區教師留住難、山區師資短缺、山區教師走教難、農村教育資源整合難的問題, 保證了貧困村孩子的就地入學,確保了山區學生的優質教育,保障了農村教師的安居穩定。

  目前,秦安全縣上下以規劃為引領,以計劃為綱要,積極實施掛圖作業,聚焦發力,精準扶貧,一場以更高目標、以更大決心、以更強力度實施的新一輪扶貧攻堅戰,已在秦安大地打響。

  (教育扶貧——秦安隴城教育園區)

攝影相關圖片
天水在線航拍李廣墓(圖) “花牛蘋果”紅了(圖) 天水在線航拍甘谷古坡草原 秦安蜜桃熟了(組圖) 2015環湖賽第十一賽段 2015環湖賽第十賽段 清水縣第五屆軒轅文化節(圖) 天水在線航拍鳳山風景區(圖)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