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電商扶貧開啟精準扶貧新模式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理清扶貧工作思路,把打通制約農產品銷售渠道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積極探索開發電子商務扶貧新模式。秦安縣搶抓被列入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試點縣機遇,把發展電子商務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出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扶持辦法,成立了秦安縣電商協會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率先創建了天水市第一批農村淘寶實體店,并與甘肅機電學院等大中專院校簽署了人才培養合作協議,開啟了秦安縣精準扶貧新模式。

開創電商扶貧新思路。秦安縣充分利用全省大數據平臺建設試點縣的有利時機,通過靠實各職能部門和鄉鎮責任,明確責任主體,把發展壯大富民產業與健全農產品網貨供應鏈、網店培育、技能培訓等電商扶貧措施相結合,推進“農產品網貨供應平臺建設”、“網店提質增效”、“特色產品培育”、“貧困村智力扶貧培訓”工作,積極創建集指導、培訓、管理于一體的村級電商扶貧點。為進一步深入推進電商扶貧,提升扶貧攻堅成效,秦安縣還通過開展電商扶貧與實用技術為主的技能培訓,扶持發展了一批帶有扶貧職能的村級電商扶貧示范店和網貨供應站。

發展電子商務進龍頭企業。秦安經濟基礎薄弱,交通等基礎設施滯后,物流成本高已經成為制約秦安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瓶頸。據不完全統計,新鮮水果通過物流公司運往全國各地的物流成本約占水果總成本的40%,部分超過60%,而傳統企業的自身物流成本還不足10%。為充分發揮秦安縣域龍頭企業有自己品牌優勢且在發達地區有物流配送中心的優勢,秦安縣先后通過組織召開縣域龍頭企業座談會,積極發展縣內網上訂購,城市實施配送的電商路子,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截至目前,雪原果品有限公司、恒翔果業有限公司、鴻浩果業有限公司已分別在嘉興、北京、廣州等地建立起自己的配送基地。

引導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秦安縣通過積極引導,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因企制宜。針對九州城市服飾廣場有品牌、有技術優勢的實際,縣商務局積極引導企業實施O2O的發展模式,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對于大品牌的專賣、旗艦店,縣商務局鼓勵他們開展同集團公司的合作,開展電子商務洽談合作,打通同一品牌貨源倉儲共用平臺,積極開展網上銷售,本地配送的模式發展電子商務。目前秦安的的海爾專賣店、四季沐歌太陽能等一批知名品牌基本實現了網上當天訂貨,當天就能送貨上門安裝到位的優質服務。這種模式正在全縣的品牌企業中推廣試行。
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能夠克服交通區位瓶頸制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特別是能把貧困地區綠色、天然、無公害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到城市,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貧困群眾收入。2015年,運營農村淘寶便民服務店60多處,創建線下體驗館5家,通過電子商務為農戶購進生產生活資料超過1800萬元,節省農戶開支160多萬元,在網上銷售蜜桃、蘋果等農特產品3500多萬元,為農民增收36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