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緊扣全省“1+17”方案要求,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堅持因村因戶施策,著力補齊發展短板,培育壯大富民產業,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脫貧步伐明顯加快。2015年,全縣44個貧困村實現脫貧,貧困人口從2014年底的13.4萬人減少到9.41萬人,凈減少3.99萬人,超額完成脫貧任務;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底的23.61%下降到16.58%,凈下降7.03個百分點,其中建檔立卡殘疾人2015年脫貧1200人,脫貧率為34%;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01元,較上年增長18.9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068元,較上年增長12.6%。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按照“一個提速、四個提前、四個加快”的工作思路,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向特困片帶、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全年累計整合各類項目資金11.2億元,解決了9.19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了102條273.7公里硬化道路,3590戶危房改造,5村6處整村易地搬遷和4個插花安置點,119個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104處鄉村舞臺,59所“全面改薄”項目,49所行政村幼兒園,13個自然村動力電工程的建設任務,行政村通寬帶率達到74%。

——富民產業多元發展。蘋果、蜜桃、花椒、中藥材、畜禽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持續壯大,全縣特色種養業覆蓋貧困村比例達到100%,特別是林果產業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拓展了上升空間,在困難群眾改變自身經濟條件和生活條件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旅游業、現代服務業、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電子商務業、產業合作社發展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2015年,全縣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12.4億元,139個貧困村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81個,貧困戶入社5794戶。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縣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47%,實現了貧困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98.97%、97.6%;嚴格執行貧困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提高農村低保標準,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和城市老年福利機構床位利用率達到60%,法人登記率和入住供養協議簽訂率達到了100%,全縣擁有老年人養老床位數2517張,達到省上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張的目標任務。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堅持以黨的建設統領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鞏固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在脫貧攻堅一線鍛煉干部、轉變作風,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新建村級活動場所51個,改擴建39個,脫貧村活動場所全部達到了200平方米以上;持續整頓農村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41個,全縣貧困村后進黨組織全部得到了整頓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