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緊扣全省“1+17”方案要求,強化“一號意識”,舉全縣之力,集各方之智,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奮力攻堅,“隴城園區”教育扶貧、“兩保一孤”金融扶貧等機制創新工作特色明顯,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5年,全縣44個貧困村實現脫貧,貧困人口從2014年底的13.4萬人減少到9.41萬人,凈減少3.9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底的23.61%下降到16.58%,凈下降7.03個百分點,其中建檔立卡殘疾人2015年脫貧1200人,脫貧率為34%;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01元,較上年增長18.98%。

秦安縣以“辦成事,辦大事”為原則,決心采取集中投入,創新扶貧實施方案,整合交通、水利、衛計、農業、林業等職能部門的資源,集中財力用在貧困村的扶貧脫困上。堅持把優化財力配置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通過盤活存量、整合財力、聚攏資金,全力支持精準扶貧,全縣財政資源得到更加有效利用。

2015年,秦安縣與扶貧有關的53項政府收支類科目支出22.77億元,占全縣財政總支出29.07億元的78.3%,用于扶貧對象的財政支出7.62億元,扶貧資金支出比例大于貧困人口比重;財政增列扶貧資金5788萬元,凈超任務2394萬元。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貧困村扶貧互助協會達到全覆蓋,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885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6.51億元,全縣涉農貸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采取“發展性”和“帶動性”雙軌并行辦法,對有一定償還能力和致富手段的貧困農戶采取“發展性”貸款,直接由農戶使用;對無力經營但又有貸款意愿的貧困戶,由鄉村兩級牽線,與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能人大戶簽訂三方合作帶動協議,通過“農戶貸款、帶資入股、就業分紅”的方式,既入股分紅又務工增收,合作雙方實現了共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