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承著先輩們的傳統,舉起勤勞的雙手,挺起傲立的脊梁,迎著新世紀的曙光,康坡的村民感激著、贊美著兩個它:‘雙聯’它帶來了新希望,‘扶貧’它開辟了新篇章!不知不覺中,艱難困苦的日子已悄然遠去……”
這是秦安縣興國鎮康坡村村史館中一個主題為“蟬變,康坡村舊貌換新顏”圖片展的引言,以平實而樸素的文字表達著康坡人對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的感激。引言下面的圖片顯示著康坡村近年來在村容村貌、產業發展、村班子建設等方面的發展變化,見證著康坡村從一個貧困村走向脫貧的歷程。
地處秦安縣東南部5公里的康坡村,總人口559戶2356人,耕地面積2102畝,果園面積1300畝。2013年度建檔立卡,識別出貧困戶205戶890人,貧困面達38%。
就像村子的名稱一樣,康坡村是一個山不山、川不川的村莊!叭硕嗟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產業基礎薄弱”。4月13日,在康坡村村委會,村支書康小虎向記者道出了當年康坡村貧困的主要原因。
2012年,全省雙聯行動啟動,康坡村被列為縣政府主要領導的聯系村。在聯系領導和有關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康坡村的養殖場、果椒園不斷發展壯大,通村路、產業路、便民橋建設逐步推進……在雙聯的推動下,康坡村舊貌換新顏,散發出蓬勃發展的活力。

“如果說‘雙聯’幫助我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那么‘精準扶貧’就是為我們實現最后的脫貧加了很大的一把勁”。說起康坡村的脫貧歷程,康小虎作了形象的比喻。
2015年,全市精準扶貧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受惠于精準扶貧項目和政策,占地138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及綜合服務中心、800多平方米的村幼兒園、23條1670米小巷道、9條12公里產業路、1處衛生室、1座便民橋先后建成;700多平方米的地質隱患坡面得以治理;23戶危房得以改造。全村新增優質果園240畝,落實貧困戶小額貸款45戶135萬元……
“修路、建園、蓋村陣地、發放貸款等等這些都是外面看得見的變化,更大的變化我覺得是通過近年來的雙聯和精準扶貧,村民的素質也有了很大提高,對發展的激情也比以前更高了。你比如說今年我們村上今年修3山4灣9條12公里的產業路,村民們都自愿投工,不要村上一分錢就很快把路修好了!睂τ诖迳系陌l展,康小虎顯然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在雙聯和精準扶貧的強力推進下,康坡村經濟加快發展,村容村貌極大改善,村民素質整體提高。截至目前,貧困面從2015年初的28.9%下降到4.6%,達到了整體脫貧的標準。
“感謝雙聯、感謝精準扶貧,感謝黨的政策和各級領導的關懷!”對于村上的發展,康小虎道出了全體村民共同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