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秦安縣邀請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韓明玉,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北京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姜全,正大集團北京正大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力剛,省農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發林等專家一行9人,在秦安縣觀摩調研蜜桃產業發展情況。
秦安縣委副書記、縣長程江芬,縣委副書記裴貴軍、馬志強,縣政府副縣長王玉安、畢勝及果業局等部門負責人一同參加觀摩活動。

近年來,國家蘋果、桃產業科學家對秦安縣的林果產業高度重視,多次深入秦安調研指導,為秦安果品產業發展出謀劃策。當天,韓明玉、姜全一行先后來到中國美麗田園——劉坪鄉萬畝蜜桃生產基地,興國鎮高坪村桃品種示范園等地,就秦安縣桃樹新品種的栽培示范、桃園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進行了觀摩調研,并為秦安蜜桃產業的發展“把脈獻策”。

通過觀摩調研,專家組充分肯定了秦安縣在蜜桃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認為秦安蜜桃種植規模大,果園管理科學,果品優良,蜜桃種植已為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銷售渠道穩定,秦安蜜桃已走向全國。希望秦安縣在蜜桃生產中繼續加快桃品種的更新換代,品種改良,提高品質,科學施肥,進一步提升果園科學管理水平,并通過突出品種特色,樹立大品牌意識等措施,推動桃產業向規模化發展、走產業化之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秦安蜜桃這一優勢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助推全縣廣大果農增收致富。

秦安縣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我國北方落葉果樹優生區。多年來,秦安縣委、縣政府針對縣域地理氣候條件及人多地少的實際,把林果業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常抓不懈。至2015年底,全縣以“蘋果、桃、花椒”為主的林果總面積達到90.93萬畝,產量71.1萬噸,產值27.3億元,全縣果農人均林果收入4782元,占農民純收入的72%。蜜桃栽培總面積達10.25萬畝,掛果面積9.45萬畝,產量13.32萬噸,產值3.73億元,位居全省第一,知名度和影響力較大。栽培品種100多個,以麥香、砂子早生、倉方早生、大久保、北京七號、沙紅桃、處暑紅等為主。早、中、晚熟品種分別占栽培總面積的12.3%、62.4%和25.3%。栽培品種以毛桃為主,占98%,油桃占2%,蟠桃零星栽培。目前,日光溫室油桃促早栽培總面積417畝,產量500余噸,產值800多萬元。

近年來,秦安果業在省、市科研院所、農業高校科技支撐下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國家蘋果、桃產業技術體系成立以來,蘭州桃綜合試驗站、平涼和天水蘋果綜合試驗站對秦安果業發展給予了持續穩定的科技支撐,在全縣示范推廣了一批先進實用技術,有力促進了果農增產增收。一是進行了蘋果雙矮密植栽培,紡錘形整形,高光效、簡化修剪技術和桃樹主干、Y字整形及長枝修剪技術示范推廣;二是示范推廣了果園種草、覆草、生草、旱作果園壟膜保墑集雨、袋控緩釋肥、配方施肥等果園水肥高效利用技術;三是進行了性誘劑、迷向素、迷向絲、糖醋液等生物防治,太陽能殺蟲燈、粘蚜板、誘蟲帶等物理防治以及農業、化學等果園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四是進行了防霜機、煙霧發生器、防雹網等防災減災綜合技術示范推廣。通過大面積推廣應用新技術,全縣蘋果、桃等果品優質果率達到70%左右,商品果率達到90%以上,“優質、安全”果品生產理念進一步被果農所接受,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