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破豐產不豐收的怪圈,秦安縣把發展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搭建縣域電商孵化器平臺,建立“智慧秦安”微信公眾號,并通過互聯網渠道解決農民賣果難問題。當地政府還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網點多、客戶分布廣的優勢,在“中國人保”、“甘肅人保”等官方微信公眾號開展宣傳推廣活動,發動員工和客戶關注“智慧秦安”、購買秦安優質農特產品,吸引眾多保險系統客戶成為秦安林果產品的忠實“粉絲”。
“去年沒有和電商中心合作的時候,上萬斤的果子銷不出去,到最后都只能扔掉。”秦安縣劉坪鄉楊家大灣村果農楊維忠說。而今年,他家6畝地里的果樹早在開花的時節就已經全部被認購一空,目前已收到了兩萬元的定金。如果蘋果的長勢符合預期,蘋果豐收后楊維忠就能拿到6萬元到7萬元的全款。
今年4月,秦安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發起“我有一棵樹,足以來扶貧——甘肅秦安果樹認購活動”,并通過微信等新媒體渠道廣而告之。網友在全年任何時候都可以認購秦安的蘋果樹,待到蘋果成熟時,果農再采收并發送給客戶。

網絡認購果樹,究竟能給當地果農帶來什么?楊維忠說,“這可給咱果農吃了定心丸了!”當地果農在網上賣果樹,不僅提升了秦安蘋果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而且到當年蘋果成熟時,也解決了市場銷路問題。據介紹,通過這項活動,一是延長了蘋果銷售時間,填補了電商平臺產品空檔期。以前蘋果需要經過采摘、儲藏、轉運才進行銷售,不僅增加成本,而且因銷售時間過長造成果品受損,而現在果樹認購活動全年可以進行。二是實現供需平衡,果樹被提前認購后,果農可以根據承諾的產量和品質安心打理果樹。三是有助于果農提前鎖定收益。四是提升了果品品質。傳統銷售方式為了延長存儲時間,果子七八分成熟的時候就被采摘。而果樹認購已經完成銷售,可以在果子完全成熟后進行采收,讓客戶吃到最優質的蘋果,使美譽度和口碑都得到更好的體現。
當地政府還與淘寶、微商城及善融商務等電商平臺聯系,推動秦安縣電商孵化器公司入駐。將全縣所有從事農特產品銷售的電商企業集中起來,產品全部在孵化器平臺統一銷售,并制定統一標準,提供規范服務,推動縣域企業抱團發展,凝聚競爭優勢。待企業發展壯大,樹立自己的品牌之后,可以自己開設網店,既解決了單個網店前期投入大、收入少的問題,又起到了孵化作用,解決單個網店初期投入產出不匹配的問題。至7月底,秦安縣電商平臺銷售額突破30萬元,帶動孵化企業銷售收入突破500萬元,電子商務即將成為當地果農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