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安>>正文
秦安縣探索“兩保一孤”保險扶貧新模式上甘報頭條啦(圖)
(2016-9-1 9:00:06)  來源:甘肅日報 記者:沈麗莉  打印本頁

甘肅探索“兩保一孤”保險扶貧新模式

  編者按:五保戶、低保戶、農村孤兒,被稱作“兩保一孤”,這些失去自我發展能力的人群,是全省貧困人口中困難程度最大、扶持難度最大的特困人群。

  “小病拖,中病扛,遇到大病見閻王”。這并非一句玩笑話,背后是“兩保一孤”人群看病難的真實寫照。與其他人群相比,“兩保一孤”群眾收入更少,抗風險能力更差,一旦患上大病,就連入院看病的“第一筆錢”都湊不齊。

  精準扶貧,不能放棄每一戶困難家庭;精準脫貧,不能放手每一位貧寒百姓。秦安縣創造性地建立了農村“兩保一孤”特困群體意外傷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險項目,其“先行賠付”的特點打通了“兩保一孤”群眾入院治療的“最后一公里”,為我省精準扶貧的重大舉措又闖出了一條保險扶貧的新路子,這一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有了這筆錢,我才能到蘭州做進一步治療。”

  秦安縣王尹鄉孟河村二類低保戶孟玉鋒去年8月被確診為白血病,正當四處借錢看病之際,村干部將2萬元保險金送到了他手里。此時的孟玉鋒才得知縣政府給他投了“兩保一孤”特困群體意外傷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險項目,不禁感激得熱淚盈眶。

  2015年,秦安縣建立了農村“兩保一孤”特困群體意外傷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險項目,由政府和保險公司共同出資為屬于農村一二類低保戶、五保戶和孤兒群體的3.43萬人投保343萬元,此舉不僅撬動了保險行業參與精準扶貧攻堅,更有效提高了特困人群的抗風險能力,降低了因病致窮、因病返窮幾率。

  “兩保一孤”的扶貧模式創造了精準扶貧新經驗,豐富了扶貧工作內容,并持續在我省其他地方發酵。目前,我省陸續開始為151萬“兩保一孤”人員投保,其中天水、定西率先在全市范圍內整體推進,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蘭州市皋蘭縣、酒泉市瓜州縣實現全覆蓋。

  “兩保一孤”保險實施以來,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要求總結經驗,推出具體辦法。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改革情況交流》中進行了專題介紹。

  全省保險“精準扶貧”進村第一單

  天水市秦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之一,截至2014年底還有13.4萬人尚未脫貧,其中農村一類低保戶有1.14萬人,二類低保戶1.89萬人,農村五保戶3138人,城鄉孤兒488人,“兩保一孤”人群共有3.4萬余人。

  2014年底,秦安縣政府在對轄區內農村地區社會保障狀況進行深入調研后發現,盡管現行的社會保障種類能夠基本滿足農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但實際運作中存在盲點,即現行的各類保險保障都是事后補償性質,無法解決入院治療“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據統計,2014年,秦安縣38種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疾病患者中,赴縣外就醫的有3636人,人均治療費用1.66萬元,經過新農合報銷、大病保險理賠或民政醫療救助后,人均自付費用為6220元。而同年秦安縣貧困人口人均收入僅2450元。

  近三年間,秦安縣在新農合報銷后又獲得5000元以上民政救助的低保戶,每年有439人。而民政部門在提供民政救助時,一般按照新農合報銷后剩余醫療費的10%至20%進行救助。照此推算,這些人在新農合報銷后,自付部分還有5萬余元。即使獲得民政救助,還有4.5萬余元需要病人自己消化。

  秦安縣縣委副書記程江芬告訴記者,“兩保一孤”人群一旦發生意外或重特大疾病,前期住宿、餐飲甚至住院押金等支出會嚴重打破他們生活原來的平衡,這些人可能會因無力及時診療而延誤病情。

  為此,從2015年起,秦安縣與中國人壽甘肅省分公司共同探索“兩保一孤”重大疾病托底保險,全縣3.4萬余名“兩保一孤”人員,全部由政府埋單參保。當年7月底為王尹鄉1470名66歲以下的“兩保一孤”人群投保,首開全省“精準扶貧”保險進村第一單;當年9月,對全縣34026名“兩保一孤”人員實施全覆蓋投保。

  據了解,在“兩保一孤”意外傷害及重大疾病保險實施中,秦安縣借助團體保險對特殊群體投保的利好政策,由縣扶貧辦作為投保人,采取團體保單方式進行承保。保費每人每年150元,其中由縣財政代繳100元,中國人壽優惠50元,參保人員無須繳納保費,就可享受這一政策,真正解決了特困人群看不起病的大問題。

  先行賠付救急救緊

  秦安縣“兩保一孤”保險的最大特點是,變事后理賠為提前給付,緩解群眾的籌錢之急,讓困難群眾能夠及時治病,幫助特困人群能“跨進醫保門檻”,而不至于因為湊不齊、借不到足夠的錢而延誤病情。

  2015年11月17日,秦安縣興國鎮賢門村的二類低保戶、69歲老人劉轉過突發腦梗塞,71歲的老伴何旺喜連忙送她到縣中醫院。但當醫生通知劉轉過老人需要住院時,何旺喜一摸口袋,身上僅有的481元錢,在門診做完前期檢查之后,只剩下31元。沒辦法,何旺喜只好硬著頭皮找村干部幫忙,村主任安金海給他借了3500元,并幫他向保險公司報案。5天后,劉轉過老兩口拿到2萬元的“兩保一孤”保險金。這次住院期間共花費了3000多元,出院后新農合醫療保險還報銷了2000元。今年3月,劉轉過再次病發,因為之前的2萬元保險金還有剩余,何旺喜沒有再為沒錢看病而發愁。

  中國人壽甘肅分公司總經理張舉科介紹,秦安縣的這個做法讓保險業在甘肅精準扶貧中有了用武之地,可以充分發揮保險分散風險和粘合資金作用。“兩保一孤”人員在縣級以上醫院被確診患有30種突發性重大疾病之一,即由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2萬元現金,用于住院押金、診斷、治療、外出就醫的交通住宿等費用。

  縣委書記王東紅說,秦安縣是名副其實的財政收入窮縣,但為全縣3.43萬“兩保一孤”人群投保的343萬元保費,縣財政負擔得起。同時,投保后保險公司一年內的承保額是10.89億元,政府花小錢辦大事,“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顯而易見。

  截至今年7月底,秦安縣“兩保一孤”重大疾病保險賠結115例,理賠金額212.63萬元。

  實現商業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障無縫對接

  “兩保一孤”保險由于保費低廉、快速賠付等特點,實施一年多來受到廣大貧困戶歡迎。實踐證明,該項保險是特困人群患大病后能夠進入醫保門檻的有力保障,是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一項有力措施,可用于貧困群眾患病突發意外后事前救急、事中救緊和事后救助,實現商業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障的無縫對接。

  今年6月21日,天水市政府與中國人壽甘肅省分公司就精準扶貧“三戶一孤”人員大病救助保險全覆蓋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這是天水市在全面推廣秦安縣保險扶貧試點做法的基礎上,將全市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參保人員范圍,同時增加保險病種,為全市78.51萬“三戶一孤”人員,全部辦理重大疾病提前給付保險、疾病身故保險、意外傷害身故保險、意外傷害殘疾保險等四類大病救助保險,實現貧困人群大病救助保險全覆蓋。

  政府的錢來自于民,用之于民,回歸于民。事實證明,為“兩保一孤”買大病保險是扶貧資金的理性回歸,此舉創造了精準扶貧新經驗,其產生的示范效應,必能為更多的貧困戶脫貧帶來福音。

攝影相關圖片
第二屆“李廣杯”射箭賽(圖) 《麥積圣歌》三進京城演出(圖) 天水在線航拍南郭寺(組圖) 天水伏羲廟先天殿(組圖) 天水在線無人機航拍凈土寺(圖) 夏日“天水藍”(組圖) 天水在線航拍天水城(圖) 2016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圖) 甘肅省第三屆中運會開幕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