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記者在王窯鄉萬畝優質花椒標準化示范基地看到,花椒種植“把式手”呂想來正在熟練地修剪花椒樹。他一邊修剪樹枝,一邊告訴記者:“花椒適應性強,山區貧瘠的土地一樣能種,而且投資小,投勞少,產量高,收益好,豐產期一畝椒園能產出200斤左右干椒”。“我家栽植了13畝花椒,今年的行情非常好,品質好些的大紅袍每斤能賣到60多塊錢呢,我家花椒今年收入了15萬元。”掰著指頭算賬呂想來說起自家花椒的收入喜不自禁。
“這幾年我多次參加了縣、鄉組織的花椒技術培訓班,學習了許多修剪、追肥噴藥等管理技術,把學到的新技術全部運用到自家的椒園管理上,由于技術管理跟上了,今年我家的花椒品質非常好,加上行情好,2000多斤干椒,賣了12萬多元,比去年多賣了2萬元。”王窯鄉劉窯村薛大叔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花椒不僅綠了山坡改善了生態環境,也成為了王窯鄉農民脫貧致富、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目前,全鄉已發展優質花椒園1.98萬畝,預計今年產量達2380多噸,產值近3億元。

近年來,秦安縣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壯大花椒等特色產業,至目前,全縣花椒種植面積19.65萬畝,掛果16.85萬畝,預計今年總產量達9400多噸,產值達10億多元,花椒已成為秦安縣淺山干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栽植的品種主要有大紅袍、大油椒、秦安1號等,出產的花椒色澤艷、顆粒大、質量好,深受客商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