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秦安縣加大政府資金扶持力度,通過縣上無償供苗、鎮上統一放線、群眾自發栽植、技術人員全程指導等措施,大力發展花椒產業。至目前,建成花椒萬畝基地3個、千畝基地10個,花椒樹變成了老百姓的“脫貧樹”。

2017年,秦安縣在王鋪鎮、中山鎮這兩個深度貧困的高海拔山區新建花椒基地10.4萬畝,基本實現了適宜花椒栽植區全覆蓋,進一步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全縣花椒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今一躍而成為全國優質花椒大產區之一。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生產花椒,不僅使生產經營方式更加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更加完善,而且農民持股加入種植專業合作社后,為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和擴大訂單式農業生產打好了基礎,提升了農民的整體議價能力,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

近年來,秦安縣花椒市場收購價穩定在一斤68元左右,每畝花椒的純收入在1萬元以上。而在全縣花椒種植區,收入10萬元以上的農戶比比皆是。王窯鎮花椒種植面積2.4萬畝,年產量480萬斤,總產值突破3億元,花椒收入占村民總收入的88%以上。

花椒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當地創業與就業,全縣花椒產業鏈上創業人員達到380多人,直接帶動就業3200多人。秦安縣用“公司+農戶+基地”模式又打造了一個嶄新產業——花椒產業。目前,全縣花椒總面積17.5萬畝,總產量1.05萬噸,產值12.6億元,農民人均花椒收入1萬元,對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貢獻率達15%。花椒樹真正成了秦安縣農民的脫貧致富樹、“搖錢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