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以來,秦安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心,以建設高標準農田為載體,積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增色,為實現全縣農業轉型升級作出新貢獻。
強化新舉措,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秦安農業綜合開發以高標準農田規劃目標推進農田建設,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全縣農業產業基礎、資源潛力、經營水平,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通過對重點區域的開發,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循環農業、觀光農業,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提升特色產業層次,建立更嚴格的評審制度,加強工程精細化管理,使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長期發揮作用。

打造新特色,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秦安縣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產業化發展項目庫,培植產業化發展項目源。同時,對有項目建設需求的其他涉農經營主體,及時提供政策咨詢與輔導,助推其健康發展。
適應新時代,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秦安農業綜合開發結合精準扶貧工作,積極構建“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與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引導農戶以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入股,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通過企業帶動農民從事種養,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組織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農發項目的平臺作用,創新農民科技培訓方式和內容,讓農民掌握更先進、更適用的現代農業知識和技能,加快項目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步伐。

轉變新思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秦安農業綜合開發將綠色發展理念深植于項目建設全過程,強化生態建設措施,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生態治理模式,切實推廣環境友好型技術措施,著力改善農田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設計各類農發項目工程,使田間道路、農田林網、渠道等都能體現出生態建設理念,并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讓項目區農民在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改善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著眼新要求,加強農業開發規范管理。秦安農業綜合開發認真貫徹《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不斷提高依法依規管理項目的水平,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管理工作等要求,加強監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項目建設督查工作。同時,建立建全農業開發主管部門、鎮和村三級項目施工監督檢查體系,確保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快速、優質推進。

探索新機制,增添農發工作新活力。2018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秦安縣農業綜合開發通過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創新,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積極探索社會多元投入。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斷釋放農業綜合開發的潛能。按照“高標準、嚴考評、重獎懲、促發展”的總要求,加強項目管理、資金管理和監督檢查,努力提升全縣農發項目建設與管理水平,真正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不斷開創秦安農發工作新局面。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