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辯學術爭鳴,共賞思想碰撞。5月29日,2018年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秦安縣大地灣印象酒店召開。來自世界著名大學和國內文物考古研究單位的頂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大地灣彩陶與中國早期文明、甘肅早期考古新發現、甘肅科技考古新進展、大地灣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等多方面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韓建業、董廣輝、安可、梅建軍作學術報告)

(王煒林、趙建龍、張東菊、博凱齡作學術報告)

(馬泓蛟、伊麗莎白•伯格、黃亞平、郭宏作學術報告)
在當天舉行的3場報告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韓建業,牛津大學考古學副教授安可,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董廣輝,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丘吉爾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梅建軍,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王煒林,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趙建龍 ,蘭州大學副教授張東菊,布朗大學博凱齡,北京科技大學博士馬泓蛟,密歇根大學伊麗莎白•伯格,中國海洋大學文新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黃亞平,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郭宏12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題為《史前隴東與早期中國一一以大地灣遺址為中心》《大地灣、仰韶與馬家窯文化之間的關系——用新陶器分析方法來談老爭題》《新石器時期粟黍農業發展過程與動力的新認識——基于大地灣植物考古研究》《中國西北地區早期銅器和冶金技術研究的幾個問題》 《廟底溝文化的聚落》《秦安大地灣遺址的發掘對歷史考古研究的價值》《大地灣遺址舊石器文化遺存研究及2014年發掘研究進展》《大地灣遺址的野生動物——以蘇門犀為例》《大地灣陶器制作原料問題再思考——以黃土學視角為切入點》《齊家文化磨溝遺址古病理學初步分析》《大地灣兩批彩陶符號的性質及研究方法》《中國古遺址保護的研究與實踐——以天津天妃宮遺址為例》的學術報告。

(互動交流)

(互動交流)
每場報告會后,各位專家、教授圍繞報告內容與現場聽眾進行了互動交流,就演講內容開展了進一步的探討。天水師范學院學生聆聽了報告,并與專家進行了交流。報告會由北京科技大學潛偉、甘肅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輝、北京科技大學梅建軍主持。

據了解,本次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由甘肅省文物局、北京科技大學、天水市人民政府主辦,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秦安縣人民政府承辦,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協辦。舉辦2018年大地灣文化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共同深入研究、探討交流大地灣文化,對于進一步挖掘大地灣文化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提升大地灣文化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天水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