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知長智 活學于心
——秦安縣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培訓班側記

4月7日至13日,秦安縣領導干部脫貧攻堅暨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培訓班在浙江大學成功舉辦。本次培訓班,秦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安排縣委常委、興國鎮黨委書記王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肖江,縣委常委、副縣長紀彤國,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文斌4名常委帶隊,選派脫貧攻堅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鎮黨政正職、各鎮業務骨干及金融系統部分人員共60多人參加了培訓班。
本次培訓班,由秦安縣委組織部主辦,大連商品交易所和浙江大學承辦,旨在依托浙江大學豐富的教育資源、高水平的培訓力量,通過專家理論授課、實地考察學習、分組研究討論等方式進行,全體學員嚴格遵守紀律、集中精力學習,結合實際思考,培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進一步提高了大家的理論知識水平,拓寬了思維創造力,切實增強了帶領群眾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的能力和水平。

理論授課 拓思維 提素質
為了辦好這次培訓班,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浙江大學安排了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教授授課,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課程內容安排,都做了精心安排,達到了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產業興則鄉村興,要科學謀劃,精準施策,進一步明確鄉村產業發展方向。”……培訓期間,杭州阿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騰蛟,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鳳進,北京大學博士、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研究員吳佳雨,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教授徐延安,浙江大學城鄉規劃院高級規劃師曹毅,應用經濟學博士、秦安縣委常委、副縣長紀彤國等專家教授向全體學員講授了《鄉村振興與農村電商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農村土地政策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規劃新視點》《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期貨服務實體經濟與保險+期貨》等專題講座,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案例指導,讓學員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

實地學習 闊視野 激活力
為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先后組織學員來到杭州安吉余村和魯家村、目蓮塢村、夢想小鎮、外桐塢村等地進行了現場考察學習,一路參觀、一路驚嘆、一路收獲。
“現場可學的內容好多,感覺學不夠……這個可借鑒……原來差別在這里……”學員們在每個村邊問邊記,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安吉余村是“兩山”理論的發源地,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開拓者,如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正是一幅經濟繁榮、村民富裕、社會和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也充分證明了這一科學論斷的旺盛生命力;魯家村的振興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即“兩山理論”)的理念,堅定走美麗鄉村建設之路的又一個縮影,安吉魯家兩山學院正是安吉踐行“兩山理論”的又一個實際行動;目蓮塢村,通過多年的美麗鄉村建設,2013年躋身全國“十佳小康村”,與江蘇華西村、山西大寨村、寧波滕頭村等名噪全國的名村齊頭并肩;夢想小鎮通過建設“眾創空間”、O2O服務體系,“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打造更富激情的創業生態系統,幫助“有夢想、有激情、有知識、有創意”,但“無資本、無經驗、無市場、無支撐”的大學生“無中生有”,使他們創業的“夢想變成財富”;外桐塢村借助獨特的自然資源及豐富的人文資源,依托美院努力打造“農家石榴村+歷史文化村+藝術創意村”一體化的綜合體藝術村。
全體學員不僅親身感受了各地的發展歷程,也對“兩山”理論有了進一步深化認識,大家紛紛表示,要結合工作崗位,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樹立綠色創新發展理念,為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交流研討 謀發展 助振興
為期7天的培訓,全體學員白天專題輔導、實地參觀,晚上交流研討、暢談心得體會、分析差距。
學為重,行為要。學員魏勝昌說:“將認真梳理這次培訓學習的所見所聞、所感所獲,加強消化吸收,并積極與同行分享心得體會、密切交流合作,努力實現學習成果最大化,為全縣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學員師喜妹表示,“將認真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立足實際,努力把學到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運用到具體工作中去,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讓村莊更美、農民更富。”

在討論中,廣大學員紛紛表示,本期培訓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靈活。通過培訓,形成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共識,回去以后要把力量凝聚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任務中來。同時,紛紛建議要根據縣情、鎮情、村情,高質量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形成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產業支撐,強化基礎設施,提供實施鄉村振興設施網絡,搶抓機遇,吸納鄉賢,整合資源,完善鄉村振興人才激勵機制,努力探索出適合秦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子。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