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村)是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守住這道防線,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勢仍然嚴峻。團縣委組建了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分隊,在180余人的志愿者中,返鄉大學生團員就有70名左右,他們散布于城區和各鎮村組中進行服務,為群眾引導宣傳、值班值守、登記信息、運送物資等。
上陣防疫姐妹花。伏曉琦和伏琦婷是魏店鎮龐溝村的兩姐妹,兩位都是在讀大學生。返鄉后,面對這樣的防疫形勢,兩姐妹主動請纓,分別向龐溝村黨支部提交了請戰書,加入到村里疫情防控一線。他們在村口的值守點輪流值班、向過往的行人測體溫、給村里消毒,打掃村里衛生。事情雖小,但她們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情。
大一新生不落伍。王曉峰是西川鎮吳川村人,蘭州大學大一新生,今年18歲。大年初五,看到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后,就急切聯系到團縣委,表明他要做一名志愿者,為秦安的防疫工作盡一點力。這些天,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縣文化廣場,做疫情防控的勸導員。“大爺,請戴好口罩,最好呆在家里別出門,注意自身防護”,這樣文明、有禮貌的勸導員,被勸群眾也都樂意配合。
安伏青年戰疫情。安伏鎮李河村的李彥輝、李成吉都是在校大學生,面對疫情,他們沒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動勇敢的向疫情“宣戰”,加入到李河村防疫工作隊伍,為村里幫忙。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宣傳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村民注意防控措施、嚴防走親串友、聚眾打牌等。村里向他們一樣還有近30人寫了請戰書。這樣特殊的社會實踐,使他們的青春更加閃耀。
母子一塊齊戰斗。張立,20歲,映南村人,在蘭州上大學。他跟母親王婷自大年初二就戰斗在城區的防疫一線。母親是位黨員,是名巾幗志愿者,他是一名共青團員,是青年志愿者。母子倆一起戰斗,在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中,充當網格員,張立被安排在肉聯廠家屬樓卡點值守。黨旗有多紅,團旗就有多靚麗,張立跟隨母親一起為大家服務。
師劍、何素、安秦、張鑫榮......還有一堆叫不出名字的大學生團員,他們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就是共青人的特色,也是當代大學生的底色。這些返鄉大學生團員帶頭聽從組織召喚,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報到服務,有序參與疫情聯防聯控,為我縣構筑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了青春力量,彰顯了大學生團員的精神面貌和責任擔當。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