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0多歲的人啦,心臟不好血壓又高,出門很不方便,他們總是不定期的來到家里給我做各種身體檢查,也帶來了我經常服用的各類藥,真是太感謝這些戴著紅帽子的孩子們!”興豐鎮朱李村的潘召弟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在朱李村委會的大院里,村里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有序進行著身體的各項檢查。由于要抽血檢查,這些老人都是早上空腹來的,檢查結束的老人在志愿者的精心安排下,吃著分發的面包和牛奶,笑容幸福而又安詳。
“今天我們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主要內容是為該村六十歲以上老人檢查身體各項指標,包括血檢、量血壓、做心電圖等,以便在這個過程中及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不方便來的我們提供上門服務,一定要讓老百姓身體健康有保障!”興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衛生健康志愿服務隊隊長李宏祥說。
秦安縣興豐鎮著力搭建高標準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組建了集六大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把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到老百姓“家門口”,更好的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為新時代鄉村振興重錘響鼓、加油吶喊。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涵蓋了鎮文化站,鎮屬單位,轄區學校,行政村農家書屋、鄉賢館等多方資源,以傳思想、講政策,傳法律、講法治,傳文明、講道德,傳文化、講自信,傳理念、講新風,傳技能、講致富為主要內容,以“講”、“評”、“幫”、“樹”、“樂”、“慶”為實踐形式,重點打造六支志愿服務隊。
群眾需要什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就帶來什么。在興豐鎮硬屲村,記者看到一群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正在熱火朝天地打掃巷道。“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涵蓋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幫助,整治村容村貌效、改善農村環境,培育群眾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觀念。開展道德風尚志愿活動,讓群眾摒棄過去得落后觀念,養成崇學重教的良好風氣。”該村志愿服務隊隊長、村黨支部書記李錄榮告訴記者。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興豐鎮將文明實踐送進了千家萬戶,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秦安縣興豐鎮以鄉村振興為契機,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建設為抓手,鍛造志愿服務品牌,聚焦實踐模式,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成為傳播好聲音、弘揚主旋律、開創新業績、凝聚干群心的主陣地,進一步促進人居環境美、鄉風民風美、文化生活美,培育農村文明新風尚。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