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貧困村經濟發展,充分發揮貧困村資源優勢,2018年11月,在天津市津南區的援助下,秦安縣興國鎮康坡村成立了陶藝扶貧車間,不僅解決了當地陶制品的銷售問題,也讓全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康坡村位于秦安縣興國鎮東南部,距縣城5公里處,素有隴上“陶之鄉”的美譽,全村500多戶人,有200多戶從事陶器燒制。截止目前,康坡村已建成占地667平方米的現代化陶藝扶貧車間。車間以原有的制陶窯洞為基礎,配備現代化制陶、包裝設備,有制作室、彩繪室、包裝室、陳列室等。該扶貧車間的成立,進一步激發了當地村民制陶的積極性,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渠道。

作為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陶器燒制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康坡村陶藝扶貧車間的負責人,康曉剛和康曉龍兄弟兩負責義務教授學員制陶技藝。

秦安縣興國鎮康坡村陶藝扶貧車間負責人康曉龍說:“我們扶貧車間成立兩年來,吸納的13戶建檔立卡戶現已全部脫貧,并且帶動了部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作為新時代的制陶藝人,也在尋找更多的年輕人來加入陶藝隊伍當中,將這門制陶手藝傳承下去。”

如今,秦安縣興國鎮康坡村陶藝扶貧車間已與全國多家博物館建立復制品制作合作關系,所制陶器產品進駐多家文創商店,集中批量生產、品牌包裝和訂單式銷售的模式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制陶隊伍。

近年來,該扶貧車間除了鼓勵村民和游客參觀學習以外,還積極創新,在秉承精湛技藝和傳統藝術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創作適合時代、適合大眾口味的陶器。下一步,該車間將進一步開發文創產品,增加陶器的附加值,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傳承陶藝文化,讓康坡村陶器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