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秦安縣認真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把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和生態環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精心打造人文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城市。
五年來,全縣依托山、水、路、園、院等載體,采取規劃建綠、拆建還綠、見縫插綠、立體增綠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城市綠量持續增加,城市綠地布局漸趨均衡。

秦安縣住建局副局長邵智勇說:“堅持城區綠化與城區擴容無縫銜接、相互配套,點、線、面相結合,突出園林式綠化,持續加快城區園林綠化建設步伐,累計栽植喬木3.5萬余株、灌木400萬余株,種植草坪3.5萬余平方米,增加綠化面積約60萬平方米!
以新建、改造公園為抓手,扎實推進“增綠添園”民生實事。建成了鳳山公園、鶴山公園等大型生態旅游休閑公園。全縣 “三山三河一長廊”的生態格局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全縣城市建成綠地面積達到了355.32萬平方米,綠地率達到30.3%,城市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縣人均擁有公園綠地6.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了34.2%。

此外,還對環城路、城區進出口等重點區域推進綠廊、綠環等生態功能綠地建設,先后建成了西濱河路北延段線性公園、秦南路鄭川段線性公園等,實施了南小河生態治理工程和秦南路、東西濱河路、南河南北路等道路綠化工程及葫蘆河2號橋、南小河橋、濱河路南小河橋橋面花箱綠化工程,完成了葫蘆河1、2號橋匝道及安家園子廣場等20余處生態小游園,豐富區域植被群落,推進外圍環境與城區綠化有機連接,實現遠郊青山綠水、近郊綠色環抱,有效提升了全縣的城市形象。
“城區綠化工作的全面開展,完善了城區綠化系統,提升了城市品位,極大滿足了群眾改善人居環境的需求。”秦安縣住建局副局長 邵智勇告訴記者。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