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群眾生活,繞不開農村改水改廁、垃圾污水處理這些難題。近年來,秦安縣堅持“示范帶動、試點實施、有序推進、逐步覆蓋”原則,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以“小廁所、大民生”的意識,著力建設一批干凈、整潔、方便的無害化衛生廁所,凝聚合力推進“廁所革命”。
按照城鎮化推進一批、新建房屋規劃一批、試點村示范帶動一批的思路,根據村莊位置布局、改造難度、污水管網覆蓋等情況,因地制宜整組、整村試點推動戶廁改造工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曾經“一個坑、兩塊磚、三尺墻”的廁所樣貌一去不復返,如今現代化衛生廁所正逐漸成為農民家庭生活的“標配”,白瓷便盆、抽水馬桶干凈又衛生,為群眾帶來了極大方便。

千戶鎮老山村村民張選世說:“以前的廁所既臟又臭,蟲子也多,還是土坑,現在的廁所經過改造,上完用水一沖洗,干干凈凈的,蟲子沒了,臭氣也少。”
秦安縣積極探索雙甕漏斗式、三格化糞池式、水沖式等5種改廁模式。縣財政按照衛生旱廁不低于1600元/座和無害化衛生廁所不低于2100元/座的標準予以獎補。通過建立運行維護機制,定期做好抽渣清運、配件供應和技術服務工作,指導農戶規范使用,確保“改一戶、成一戶、保質量、四季用”。截至目前,全縣完成戶廁改造25143戶,并為74個整村推進村配備吸污車,極大地提升了村莊整體環境,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條件。

同時還將戶廁改造和村級公廁建設并重,自2019年10月開始,啟動實施17鎮445座農村公廁建設項目,其中鎮級公廁17座,行政村公廁428座,實現了衛生公廁行政村全覆蓋。自改廁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多項改革措施同時推進,有效加快農村改廁工作進程,并在改廁推進過程中,積極探索出一套實用的經驗方法,確保了改廁的速度與質量。
“2020年共改、新建行政村衛生公廁128座,其中改造提升54座、新建74座,同時,新建17座鎮級公共廁所。”秦安縣城鄉環境衛生治理服務中心干部盧蕊芳告訴記者。
下一步,秦安縣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繼續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堅持有序推進、整體提升、監管并重的思路,選擇科學合理的改造模式,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基本形成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格局。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