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安的關鍵五年。綜合分析今后五年的形勢,秦安的發展既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挑戰,又有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總體上處于多重發展機遇的疊加期、彌補基礎短板的關鍵期、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期、厚植發展優勢的攻堅期,機遇大于挑戰。從發展大勢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以及國家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支持“兩新一重”建設等重大舉措,有利于我縣擴大有效投資、改善發展條件。從發展環境看,國家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省上支持天水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天水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利于我縣拓展發展空間、夯實發展基礎,融入區域發展大局。從自身條件看,經過多年的努力,絕對貧困問題已經徹底消除,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為我們乘勢而上建設現代化新秦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只要我們搶抓機遇,奮力拼搏,腳踏實地加油干,就一定能夠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三線一單”生態分區管控要求,加大生態修復與治理,抓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爭取空氣優良天數比率保持在96%以上,葫蘆河考核斷面水質達標,土壤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森林覆蓋率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六)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加快推進“掌上辦”“移動辦”和“跨地區通辦”,有效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異地辦事需求。建立健全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暢通辦”服務體系,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定制套餐式、主題式集成服務,努力為企業群眾創業辦事營造更好環境。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打破行政區域,因地制宜推廣“園區+走教”辦學模式,走聯盟辦學、集團辦學的發展之路,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集團辦園”的幼兒辦學模式,統一資源配置,促進城區幼兒園均衡擺布,讓幼兒入園不再難。全面推進“健康秦安”建設,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醫療機構能力建設,全方位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關注低收入家庭、殘疾人、孤兒等生活困難群體,完善兜底保障體系,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八)聚焦重點持續發力,努力提升縣域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防范和化解影響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健全完善新型應急管理體制,加強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和防災減災應急隊伍建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實施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引領工程,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多網合一”的城鄉網格扁平化管理,加強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堅決防范和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新型網絡犯罪、“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守住反恐防暴“零底線”,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秦安。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