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勤春來早,復工正當時。連日來,秦安縣緊抓節后葫蘆河秦安段水質保障及生態修復工程復工建設,組織動員責任部門和施工單位利用有利時期,搶抓工程進度,目前,工程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七月份將完成全部工程。

在葫蘆河秦安段水質保障及生態修復工程的施工現場,鋼筋、砂石料、管道堆積如山,工程車、挖掘機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工人也忙碌地穿梭在“鋼網”之間,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

葫蘆河秦安段水質保障及生態修復工程總投資25337.09萬元,于2018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括葫蘆河生態水利工程及水質凈化工程、河道自然生態氧化塘工程及尾水凈化人工濕地生態活水公園工程。
“葫蘆河生態修復工程由太平洋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目前已經完成總工程量的75%,土建部分完成量90%以上,剩下就是專有技術施工方案,目前,正在施工建設的是水質凈化工程,預計6月底左右完成全部工程。”天水太平洋建設有限公司葫蘆河項目負責人于飛說。

截至目前,該工程完成了各類土方114余萬立方米;生態水利工程泄洪槽底板、中導墻及合頁壩等,鋼筋混凝土5.8萬立方米;生態氧化塘工程石籠擋墻1.8萬立方米,混凝土擋墻2200米,土工布鋪設24萬平方米;河道改道3公里,完成1號合頁壩壩體安裝156米,2號合頁壩壩體安裝96米,3號合頁壩壩體安裝156米,合頁壩管理房1座;曝氣管道安裝24500米,鼓風機房1座,G-BAF池2座,完成各類投資14500萬元。
秦安縣水務局高級工程師黃儀平告訴記者:“該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葫蘆河的水質,同時,對咱們污水廠出來的中水進行二次處理,保證咱們葫蘆河秦安段的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后進入渭河流域。”

葫蘆河是黃河支流渭河的較大支流之一,因河床狹窄多曲折,形似“葫蘆”而得名。葫蘆河自安伏鎮李家河村進入秦安縣境內,自北而南流經安伏鎮、葉堡鎮、興國鎮和西川鎮,在興國鎮廟咀村出境,葫蘆河流經秦安境內長45.2公里,流域面積493.34平方公里。葫蘆河秦安段水質保障及生態修復工程的開工建設不僅是修復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務實舉措,同時也是秦安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