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開啟新征程,奮力譜寫新篇章。11月26日上午,秦安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縣行政中心二樓禮堂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肩負全縣人民重托,滿懷激情匯聚一堂,共商發展大計,共繪美好藍圖。
當天的縣行政中心二樓禮堂氣氛莊重熱烈,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二樓眺臺上懸掛著“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奮力譜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傳承弘揚勤勞智慧、崇文重教、誠信包容、敢為人先的秦安精神,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安”的橫幅振奮人心。

大會主席團成員周濟、王龍強、李寬余、楊喜春、郭海軍、曹晶瑜、姚建國、許祖熙、張俊義、張天龍、龐勝前、王育盛、董文海、常樂、王蓉等在主席臺就座。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張國正、薛天勝、張濤濤、陳雪松、車曉珍、逯虹等縣政府、縣政協領導,縣人民法院代院長楊宏權,縣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張春強,退休老領導馮文虎、馬金山。市委督導組組長王永剛,督導組成員楊晨光、何帆指導會議。
本次大會的執行主席是:周濟、王龍強、李寬余、楊喜春、姚建國、許祖熙、張天龍、王蓉、宋捷、張來祿、吳建忠、李永忠、孫旺奎。


大會應出席代表251人,出席239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不是縣人大代表的縣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群眾團體負責人,不是縣人大代表的縣政府工作部門負責人,縣政協辦公室主任,縣監察委員會副主任、縣人民法院副院長、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不是縣人大代表的駐秦有關單位負責人在西川鎮視頻分會場列席大會。出席縣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全體委員在興國鎮視頻分會場列席大會;其他各鎮也設立了視頻分會場收聽收看大會。
本次大會由主席團常務主席、大會執行主席李寬余主持。
上午9時,全體起立,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幕。

在熱烈的掌聲中,代縣長王龍強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了《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共分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2022年的政府工作三個部分。王龍強說,本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縣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開啟了秦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王龍強從八個方面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縣域經濟實現提質擴量,全縣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高質量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城鄉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為秦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綠色福利。改革創新成果亮點紛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縱深推進平安秦安建設。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顯著增強。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得益于縣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和傾力支持,飽含著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著社會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

王龍強指出,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特別是新冠疫情和自然災害影響,我們緊盯既定目標,負重前行,攻堅克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5.7億元,保持中高速增長;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積極因素明顯增多;消費市場回暖態勢比較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9.1億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兩不愁三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鄉村建設行動有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項目建設取得實效,天平高速秦安出入口延伸段、縣一幼遷建等一大批項目按期完工并投入使用,縣醫院異地擴建、興秦環保建材等項目加快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橫亙在秦南路多年的“釘子戶”和葫蘆河河道內違法建筑依法拆除,“網格化”人居環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事業協調發展,6所集團化辦園幼兒園開園招生,蓮花、安伏、五營教育園區建成運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民生溫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秦安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天使白”“守護藍”“志愿紅”為守住疫情“零發生”防控成果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以優異的成績,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了最崇高、最真摯的祝福和禮贊。
王龍強指出,今后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三新一高”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秦安精神凝聚起全縣上下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在構建熱愛秦安的價值體系中用情,在夯實幸福秦安的民生基礎中用心,在推動富裕秦安的偉大征程中用力,著力破解發展瓶頸、厚植發展優勢,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轉型、工商重振、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生態宜居、民生改善、社會治理、黨建引領“九大工程”,全力推進“一地雙城三中心”建設,奮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安的時代篇章,開啟秦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王龍強指出,今后五年全縣主要奮斗目標是:健全完善支撐“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全縣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工業經濟實現大幅提升,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發展特征更加明顯;生產總值、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口徑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之內。力爭到202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20億元以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5萬元和1.5萬元以上;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治理效能顯著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著力將我縣打造成全國林果產業優勢區、全省縣域電子信息和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農產品冷鏈物流集散區、綠色建材生產供應區,實現“撤縣設市”愿景。

王龍強指出,圍繞實現上述目標,縣政府將重點抓好九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著力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開啟新征程;二是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著力在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上培植新優勢;三是堅持挖潛增效主線不動搖,著力在提升三產發展水平上取得新成就;四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不動搖,著力在建設宜居宜業城市上開創新局面;五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動搖,著力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上再創新佳績;六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動搖,著力在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上邁出新步伐;七是堅持人民至上理念不動搖,著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實現新突破;八是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不動搖,著力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上再上新臺階;九是堅持勤政清廉務實不動搖,著力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上展現新氣象。

王龍強指出,2022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圍繞以上目標,王龍強指出,202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一是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二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工業迅速崛起;三是深度挖掘消費潛力,促進三產提質增效;四是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經濟發展后勁;五是統籌推進雙城建設,加速城鄉融合發展;六是堅決守好環保底線,厚植綠色發展優勢;七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八是協調發展社會事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會議印發了《秦安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秦安縣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提交大會審查。會議表決了《關于設立縣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社會建設委員會的決定(草案)》《會議表決通過關于縣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表決辦法(草案)》。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