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秦安縣科技局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聚焦群眾反映熱點、工作推進難點,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學黨史,真心辦實事,著力在提升中求創新,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接續抓好項目,解決民生難題。按照“抓項目、謀成果、促創新”的工作思路,秦安縣科技局不斷加強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投入和項目評審機制,積極篩選、申報省、市列項目,科學安排縣列項目。征集到省列《長期設施栽培條件對桃果實品質形成因素探析及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現代絲路寒旱農業藜麥全產業鏈提升關鍵技術集成示范》等項目13項 ;爭取到《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技術示范》等2021年度市級科技計劃項目9項,專項經費47萬元;征集到2021年縣級科技計劃項目43項,經過論證、評審、公示,研究確定縣列科技項目39項,投入縣財政專項經費150萬元。

注重平臺建設,著力技術擴散。堅持以培植龍頭骨干企業和發展優勢集群產業為重點,引導企業先后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天津市農科院、省農科院、甘農大等26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協作,創建職教中心、柴家山桃、楊寺花椒等4個科技專家大院,2個省級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全縣80%以上重點骨干企業建立了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8.3%,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上工業企業29.1%。此外,在市科技局的指導下,成立由龍頭企業牽手,科研單位提供技術支撐的“甘肅省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桃產業發展搭建了又一個良好的創新平臺。

培養創新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努力打通科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將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新創業行動、“三區”科技人才計劃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全縣17鎮193個貧困村下派三區人才36人、科技特派員202名,培養本土科技人員10名。服務團隊在田間地頭、工業加工生產一線,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下鄉服務活動,解決技術難題,普及科技知識,培訓技術骨干,組織5人科技團隊,累計團隊人員80人,深入田間地頭舉辦技術培訓班15期,參訓人員達500人(次)。同時,配合縣上積極開展農業種質資源調查和節水灌溉的技術普及工作,組建秦安縣果品協會,積極開展林果技術服務。

秦安縣科技局通過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踐行為民宗旨,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形成了黨史學習教育與重點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