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秦安縣畜牧中心緊緊圍繞“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主題,努力營造黨史學習氛圍,積極研討交流學習,確保把黨史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強大動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秦安縣畜牧中心堅持將“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引導黨員干部積極主動辦好讓人民群眾普遍受益、直接受益,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得實惠的實事。

實施“糧改飼”工作。通過“養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運作模式,確定11家養殖企業作為“糧改飼”工作實施主體,舉辦了二期紫花苜蓿、青貯玉米種植技術培訓班,共培訓120人(次),完成糧改飼玉米種植面積5000畝,青貯全株玉米2.5萬噸。

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技術指導。對全縣養殖場的糞污排放進行排查,對糞污處理不規范的養殖場進行環境污染治理,指導3家規模養殖場建成堆糞場與化糞池。為減少養殖場糞污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中心技術人員指導養殖場規范建造堆糞場和化糞池,實現了養殖場提檔升級。

督促養殖場開展秋季動物防疫工作。對全縣大型養殖場動物免疫、免疫標識佩戴及養殖場的消毒情況進行督查,并對當前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推進了全縣集中免疫工作的進度和質量,促進了全縣秋季動物防疫工作的完成。
幫助聯系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潔工作。組織干部職工每周五在聯系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潔工作“三整治、三創建、兩提升”八大行動,為聯系村配備清掃工具及口罩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引導廣大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創建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

協助包抓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負責包抓小區疫情防控工作,排查來自中高風險區出入人員,對小區出入人員開展測溫、驗碼、查證、登記,實行每戶兩天出去一次且只出去一人,督促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異常狀況上報處置,每日對小區院內進行全面消殺等工作,小區內的環境衛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對病原微生物進行了徹底的消殺,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良好。

開展養殖技術培訓。畜牧中心技術人員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面對面交流,在大型養殖場開展養殖技術指導工作,進一步提升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機械化水平,在提升養殖人員技術水平的同時,為全縣畜牧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秦安縣畜牧中心黨員干部持續聚焦畜牧業生產、動物疫病防控、種畜禽基地建設、畜產品質量安全等內容,解決發展困難事、群眾煩心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