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用扎實足跡走過田間地頭,用敏銳目光觀察城鄉變化,用冷靜頭腦把握時代脈搏,用鮮活筆觸描繪奮斗圖景……新春伊始,秦安縣融媒體中心精心組織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心全媒體記者深入生產生活一線,他們進社區、訪農家、入企業,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報道發生在秦安大地上的新氣象、新風貌、新變化、新成效,講述精彩動人的百姓故事。1月25日起,秦安縣融媒體中心各平臺推出《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為大家呈現新年開啟之際全縣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升級等方面的發展變化,與大家一同感受節日里普通人的歡喜、期盼、堅守和奉獻,敬請關注。

五年耕耘,碩果累累。十六屆黨代會以來的五年,秦安縣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鄉村變美了”“業余生活豐富了”“交通便利了”全縣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文明和諧、幸福美麗新秦安建設取得了新進展。……這些你我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百姓都深有感觸。
康坡村作為興國鎮曾經的貧困村之一,現如今走進康坡村,通暢的道路、整齊的房屋、干凈的文化廣場映入眼簾,道路兩旁的墻體上一幅幅栩栩如生、富有鄉村氣息的藝術手繪墻畫,處處展現著美麗鄉村新面貌……
康坡村村民康定生說:“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整潔和亮化做得更好了,人們出行都感到很寬敞,很亮堂。”
當被問及村里最近這幾年的變化時,站在古城墻上曬太陽的趙奶奶侃侃而談。“以前的人很窮,吃野菜,穿的衣服補了又補,吃水也得跑去河灣里,家里的井就干了沒水,說出來就跟古經兒一樣,現在自來水就在灶頭跟前,路也變得更寬了,以前挑個擔都換不過,現在車也多了,公交車都通到家門口了,進出縣城更方便了。”
看到如今干凈整潔的路面和村里隨處可見的垃圾桶時,家住在街道邊的村民康建生深有感觸,“之前垃圾亂扔亂堆現象比較嚴重,自從村里放置了垃圾桶,村民就自覺放到垃圾桶里面去了。”
孟燕彩家是康坡村美麗鄉村示范戶,近兩年又翻新了房屋,來到她家庭院,溫馨別致。“以前我們生活過得很一般,屋里娃娃小,都在照顧娃娃。現在政策非常好,我家的房子都翻修了,娃娃長大了,都開始打工掙錢了。黨的政策好,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吃過晚飯在康坡村中心廣場鍛煉的康奶奶與老姐妹一起閑聊著家常,活動著筋骨……康坡村村民康國巧開心地說:“原來沒有活動的場所和器材,現在有了可以活動鍛煉的東西了,活動下,老婆子腰不疼,腿不疼,渾身都更靈活了。”
康坡村老書記康小虎已經卸任了好幾年了,對村里近幾年的變化看在眼里且感觸頗深,“現在農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一個是山也綠了,水也清了,吃的是自來水,走的是硬化路,晚上如白晝一樣,像我們村上就有200多盞路燈,這樣的新時代文明廣場就有四個,滿足了全村人的生活娛樂需求,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了。”
康嘉雯是康坡村最早一批嘗到電商甜頭的人,她在自己家門口經營著一間小超市并辦理了快遞代收業務,每天到她這取快遞的人絡繹不絕。“現在電商發展起來了,老百姓的生活是越來越好了,可以網購的東西是越來越多了,都能及時地送到門口了。”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