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下,秦安縣中山鎮東寨村高山架豆逐漸成熟,進入采摘季節。走進中山鎮東寨村高山架豆種植基地,一根根翠綠的豆角掛滿藤蔓,滿架的豆角細細長長,長勢喜人,村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運,到處是一番忙碌豐收的景象,豆角豐收帶來的經濟收入讓村民們臉上樂開了花。

今年是中山鎮東寨村連片種植高山架豆的第1個年頭,眼下正值架豆收獲期,放眼望去,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搬運豆角,田間地頭一派熱火朝天的豐收場面。期間不斷有村民用籮筐、三輪車、面包車等運輸工具,將一捆捆鮮嫩的豆角運送到倉庫,很快就堆成了小山,工人們有序挑揀進行分裝,等待裝車運輸。
中山鎮人大副主席高立凡告訴記者:“今天是采摘的第一天,我們組織了聯合社200余人進行采摘,第一批架豆的產量在3萬斤左右,高山架豆采摘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兩個月。下一步,我們將做好架豆的田間管理,提高工人的管護水平,確保架豆有更好的品質,讓種植戶有更好的收益。”

高山架豆種植具有耗時短,投資少,采摘周期長,技術簡單易操作等優點。經過早期試種,預計每畝產量可達3500-4000斤,畝凈收益4000元。為此,中山鎮依托自然環境優勢,盤活土地資源,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將高山架豆種植作為培育富民產業,助農增收的有力抓手,積極探索“黨支部+聯合社+合作社+農戶”新模式,引導鎮內四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聯合社,高標準建設東寨流域千畝高山架豆種植示范基地。

種植基地按照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經營理念,開展規模化產業化高山架豆種植,帶動有意愿農戶發展種植,同時吸納周邊群眾在聯合社務工,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架豆種植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周邊群眾就近就業,解決了農戶發展特色種植的后顧之憂,農民以土地入股分紅,還能在聯合社就業,真正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群眾增收的“雙豐收”。
抓好產銷對接,拓寬銷售渠道尤為關鍵。中山鎮主動對接武山蔬菜批發商,通過電話、短信、抖音等多平臺宣傳推介中山架豆,吸引客商上門收購,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我們是來自武山的蔬菜批發商,我們有自己的供貨渠道,將收購的蔬菜發往北京、廣州等地,架豆的均價在2塊錢/斤左右,有多少我們收多少。”武山縣蔬菜批發商張先生說道。

近年來,中山鎮立足自然稟賦,圍繞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目標,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并在推廣種植、產業扶持、拓寬銷路等方面強化措施,農戶種植高山架豆積極性高漲。今年全鎮高山架豆種植面積約2000畝,預計總產值可達1000萬元,架豆種植正在成為助推中山鎮群眾快速增收的重要途徑和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產業支撐。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