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關要求,堅持因地制宜,推動創新出彩,嚴格評估考核,整體聯動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建強“一個中心”,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格局。秦安縣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主題,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頂層設計,強化資源整合、促進部門聯動,構建強有力的推進機制,建成全覆蓋的陣地網絡,組建高素質的志愿隊伍,開展接地氣的實踐活動,不斷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動員能力、整合能力、引導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保障能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由試點探索轉為全面展開。一是縣委高度重視。今年上半年,縣委常委會先后5次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文件和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力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工作。二是完善工作機制。以建章立制靠實責任為抓手,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制定縣級領導包鎮聯村和縣直部門結對共建制度、鎮黨委書記抓文明實踐述職評議制度、考核評估制度,壓緊靠實縣、鎮、村三級書記主體責任。三是堅持高位推動。縣委書記、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主持召開全縣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議,把握總體要求,明確重點任務,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擴面、提檔升級。


緊盯“兩大陣地”,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資源。在試點工作所、站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按照資源整合到位、體制機制健全、服務群眾精準的要求,緊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兩大陣地”,提升鎮、村(社區)各類陣地資源綜合使用效益,盤活整合基層文化站、農家書屋、鄉村大舞臺以及城區街道、商場、景區、公園、校區、服務窗口、教育基地等資源,注重典型示范,狠抓薄弱鎮村,促進均衡發展,延伸拓展陣地,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和示范基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質擴面、提檔升級。一是在鄉村學校少年宮、中小學校、教育園區、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農旅文康融合點等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31處。二是在產業集聚群、新興產業示范帶、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產業區、科技示范點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46處,努力打造網絡覆蓋廣泛、功能定位明確、管理運作規范、地域特色鮮明的文明實踐“秦安模式”,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眾、哪里有需要,文明實踐陣地就建到哪里。



堅持“三個著眼”,壯大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隊伍。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及時調整志愿服務隊組織架構,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伍。一是規范志愿者隊伍的設置,制定印發《關于規范設置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的指導方案》,優化資源配置,完善供單、點單、派單、接單、評單“五單”式精準服務群眾流程,把縣、鎮兩級常備志愿服務隊從試點時期的6類拓展為8類。二是著眼群眾需求,體現地域特色,打造優質品牌,各實踐所、站組建N支專業志愿服務隊。以“我們的節日”“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喜迎二十大”等重大節慶活動為契機,深入挖掘大地灣文化、三國文化、女媧文化、李氏文化等文化內涵,打造獨具特色的文明實踐品牌。統籌教育、衛生、文化、科技、法律、體育等資源,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關愛行動,通過疫情防控、敬老助老、救孤助學、幫困助殘、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平安守護等文明實踐活動,引導群眾在參與社會治理中實現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三是發展壯大志愿者隊伍,針對志愿者注冊人數偏少、志愿者隊伍欠優的現狀,采取微信群調度、督查小分隊督查、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指導等措施,加大志愿者規范注冊力度,建優建強志愿者隊伍,志愿者隊伍從試點時期的212支增加到499支,志愿者人數從1.2萬增加到4.1萬人。



突出“五個聚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活動。今年以來,按照縣委“節點+常態”工作要求,突出“五個聚焦”,常態長效多樣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一是聚焦理論宣講。通過專業理論宣講志愿隊下沉所站、“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現身說法、科技鄉土人才走進田間地頭、“小小志愿者”散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理論和政策宣講活動2123場次,引導群眾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二是聚焦鄉風文明。各文明實踐所、站建立“一約四會”,廣泛開展“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婦”“崇文重教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創新形式,組織開展“道德模范”送獎上門暨文藝演出活動4場,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促進家風建設和鄉風文明。三是聚焦以文化人。縣文明實踐中心結合“我們的節日”,集中開展了“元宵節”主題活動、學雷鋒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端午節“喜迎二十大·志愿我先行”“六個100”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集中示范活動22場次,示范引領各鎮、村(社區),行業部門開展書畫交流、非遺傳承、端午詩會、經典誦讀、秦腔自樂班文藝演出等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1290場次,滿足了基層群眾多元文化需求。四是聚焦幫扶解困。通過元宵節、端午節等“我們的節日”,民政、殘聯、團委、婦聯等部門和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月十團”、家政志愿服務隊等專業志愿服務隊深入“三留守”人員家庭、獨居老人、敬老院開展送湯圓、送粽子、送殘疾人輔助器具,開展家政服務等關愛行動4500多場次。各鎮建立“愛心理發”服務項目,經常性開展愛心理發活動。五是聚焦常態參與。動員全社會開展志愿服務集中活動,每周五開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開展疫情常態化防控、經常性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文體活動,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讓理論、政策、道德、文化、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斷提高全社會文明水平。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