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五營鎮探索“黨建+撂荒地整治模式”,發揮組織優勢,釋放組織動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撂荒地整治高質高效,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群眾致富。
五營鎮設立撂荒地整治黨員責任區,開展“我是黨員我帶頭行動”,推行黨員帶頭參與撂荒地整治義務勞動,花雙、羅灣等10村組織黨員158名在復耕的撂荒地里扒土、下種、平整......全力以赴讓撂荒地種起來、活起來、管起來。

“加強宣傳引導,讓群眾思想破解,后續的排查整治工作才好開展。”五營鎮花雙村支部書記安小江說。花雙村時常召集村民和黨員代表等召開會議,講政策、講要求、講道理。并把“主題黨日+群眾說事”搬到田間地頭和人流密集處開展,有效動員黨員群眾參與撂荒地治理工作。基本實現了黨員干部全體動員、農戶群眾人人理解,為撂荒地整治營造濃厚氛圍,截至目前花雙村共整治撂荒地100余畝,并全部種上了油菜籽。
“土地整治出來后,誰來復耕復種?”五營鎮馬小村村民提出疑問。“黨員干部、支部帶頭干,老百姓才有信心跟著我們種。”馬小村書記反復告誡支部黨員,并計劃在馬小村的撂荒地整治區域內,示范打造“紅旗復耕地”。

同時,為提升撂荒地的耕種效益,五營鎮著力推動土地資源整合,探索“支部領辦合作社+撂荒耕地+農戶”的土地流轉模式。各村黨支部發揮牽頭作用,將撂荒地集中連片復耕出來,村集體規模化種植經營,村集體和農戶從中獲得分紅和收益資金。
黨旗飄紅,荒地復綠,五營鎮昔日的撂荒地正一片片蛻變為綠色希望田。今后,五營鎮將持續強化黨建+撂荒耕地治理工作,促進農業生產健康發展,確保村集體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