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來,五營鎮堅持把撂荒地復耕復種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干群合力、真抓實干,扎實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 進一步遏止耕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糧食安全。
在五營鎮花雙、趙宋等村所處西南山區,昔日撂荒地如今重新披上綠裝,到處是一派綠油油的田園景象。一塊塊耕地井然有序,一片片油菜成排連片綠意盎然,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里之前是一片一片的撂荒地,明年將是一片豐收景象。”9月27日,在五營鎮趙宋村,村干部宋堆慶指著長勢良好的油菜說道。“由于村里大量勞動力外出,趙宋村這片有300多畝土地常年無人耕種,撂荒了兩三年了。看著農田就這樣撂荒長草著實有些可惜,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種糧不僅有現金補貼,還發放種子,何不想辦法將‘荒地’變‘良田’?”
近年來,秦安縣五營鎮以撂荒地整治為抓手,探索創新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五營鎮花雙、趙宋等村所處西南山區村組規模小且自然村之間分散,外出務工人口多,土地撂荒相對突出,產業支撐力不強,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單一、發展大多依靠分紅收入。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五營鎮在前期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同時,決定在南山流域發展油菜籽種植。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整合資金和土地資源入股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經營,收益后扣除必要生產成本,優先向村集體分紅,經營穩定后逐步向土地經營權入股的農戶分紅。

“農民地塊小,很難機械化操作,所以成本高。而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小塊變大塊,機耕機收方便了,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而且還能有效解決部分不愿耕種和無能力耕種的農戶土地拋荒問題,盤活農村土地,讓農村土地真正‘活起來’。”五營鎮鎮長王智軍說。

下一步,五營鎮將立足本鎮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模式,積極引導農戶撂荒地復耕復種,不斷盤活農村閑置土地資源,營造戶戶種糧、家家有糧的氛圍,探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