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興豐鎮依照全縣“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的發展定位,立足鎮情實際,按照“做實傳統產業,培育優勢產業,打造特色產業”的農業發展思路,在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和中藥材種植傳統產業基礎上,在尹褚路沿線大力打造白脆瓜發展示范基地,全力做大做強白脆瓜產業,優化產業結構,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在興豐鎮朱李、上陳等村,可以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大棚整齊排列。目前,這些大棚已經全部出租給附近的村民和種植大戶,已經有村民在大棚里進行翻土、除草等前期準備工作。

興豐鎮黨委、鎮政府堅持“政府主導、農戶參與、社會共建、商業運作”的原則,采取“黨建+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模式,通過“整治撂荒地,盤活閑置地,流轉農戶地”的方式,在燕灣、朱李、陽坡、上陳等村整理土地 90余畝,已建成設施大棚 132 座。
安灣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忠介紹道:“富安蔬菜大棚合作社為安灣村黨支部領辦,建有大棚24座,主要吸納周邊貧困勞動力前來務工。目前已種植水果西紅柿兩棚,后續將種植白脆瓜、有機黃瓜等經濟作物,預計為村集體經濟實現年收入40至50余萬元。”合作社不僅能夠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還能增加附近村民收入,做到了一次投資,長期見效的作用。

興豐鎮為典型的農業鎮,長期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和蘋果、花椒等林果作物,缺乏大棚白脆瓜種植的相關技術和經驗。為解決這一難題,興豐鎮在依托縣農業技術部門指導的基礎上,積極與天水市農業局銜接,邀請市縣農業專家為全鎮白脆瓜種植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和本土人才。同時與市蔬菜辦簽訂了《興豐鎮白脆瓜抓點示范協議書》,計劃引進千玉2號、西甜新一號、超早雪梨、超甜白雪王、星甜二十四號甜瓜、秦安白脆瓜提純品種等白脆瓜新品種6至8個。
陽坡村種植大戶李國卯告訴記者:“陽坡村有11個棚我全承包了,大棚建設也基本完成,肥料也準備好了。鎮上請來的專家也給我們培訓了相關種植技術,我也基本上掌握了,有信心一定能種好。”

對于大棚白脆瓜產業的發展前景,興豐鎮黨委書記李軍峰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把白脆瓜產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調整全鎮農業產業結構,培育優勢特色產業,增加農民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載體,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在創造優質種植條件上下功夫,在從業群眾技術培訓上下功夫,在全過程精細管理上下功夫,在提高經濟社會效益上下功夫,確保我鎮白脆瓜種植工作取得預期目標。”

據了解,秦安縣有著種植白脆瓜的悠久歷史,白脆瓜以新鮮脆嫩、含糖量高、香氣濃郁、品質上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特色產業。今年興豐鎮白脆瓜的產量預計可達12萬公斤,產值350萬元,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6萬元,增加農民收入29.5萬元。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