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 一把手談落實】
凝心聚力謀發展 創新攻堅抓落實——訪王鋪鎮黨委書記劉順順

“今年以來,王鋪鎮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三抓三促’行動部署要求,立足鎮情實際,創新發展思路,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形成干群合力,始終做到五個堅持,不斷下功夫,求實效,添舉措,抓落實,切實推動王鋪鎮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新成效,邁上了新臺階。”近日,秦安縣王鋪鎮黨委書記劉順順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堅持黨建引領,鍛造鎮村干群新動能。王鋪鎮緊緊圍繞“三抓三促”工作總要求,將抓基層黨建作為首位工作,將黨政班子建設和鎮村干部工作水平提升作為關鍵,先后開展了集中理論學習8次和“王鋪要發展,我該干什么”“問題要解決,我該謀什么”等專題研討2次,之后黨政班子提出了王鋪鎮“一軸兩核三中心五片區”的短期發展規劃和“四點一線一鄉村”的建設任務,真正為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明晰了內容。
堅持產業發展,培育經濟增收新引擎。緊緊圍繞年初提出的“四點一線一鄉村”年度工作目標,在全鎮太平嶺流域、文昌山流域、觀音殿流域及賈岔流域等區域精心打造培育馬鈴薯、良種玉米、大豆玉米帶狀套種、小雜糧等特色產業基地,四個基地共涉及30個行政村,總建設面積10900畝,直接帶動了3911戶農戶增收。同時結合鎮情實際,在郭岔村萬頭生豬養殖場建成的基礎上,鎮上通過村集體入股、動員農戶自愿參股等方式,積極探索鎮域“1+n+x”養殖體系,發展帶動區域內6村1092戶農戶發展生豬養殖。堅持因地制宜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挖掘特色做好屬地文章,通過融合牡丹苑、青林溝原始次生林等旅游資源,先后舉辦了王鋪鎮仙嶺牡丹觀賞旅游活動和王鋪第二屆青林生態文化旅游活動等一批引流性強的節慶活動,并被省市縣媒體相繼報道,不僅帶動了本地小經營戶增收,同時進一步擦亮了王鋪生態旅游名片。
堅持鄉村建設,提升人居環境新顏值。緊扣“王魏路—王大路”這一發展主軸,在王魏路“四好農村路”的基礎上,拓寬王大路13公里,全線栽植云杉3800株,紅葉李2500株。同時,全鎮實施花卉覆蓋行動21公里,安裝路燈70盞,切實提升了鎮域綠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落實全域無垃圾工作機制,實行書記鎮長雙組長負責制,制定“定點、定人、定物”的“三定”環衛機制,通過固定垃圾收集轉運點、固定垃圾清潔員及固定垃圾車垃圾箱,對159個自然村組環境衛生及一些大中型垃圾點實行機制化管理,并采取小組常規督查和工作專班專項督查,督促全民參與全域無垃圾治理工作,切實提升了人居環境質量。
堅持民生保障,落實心系群眾新任務。扎實開展“暖冬行動”和“關愛特殊困難群眾行動”,持續做好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三類人員”的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會同省市縣幫扶干部,組織鎮干部認真開展“愛心甘肅·結對關愛”行動,讓結對的289名弱勢困難群體真正收到溫暖、得到幫助、提升生活質量。至目前,開展關愛行動301人次,調整最低生活保障517人次,落實臨時救助88.4萬元,通過真心幫辦救助,全鎮弱勢群體生產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堅持社會治理,創造和美鄉村新氛圍。積極實施“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憂”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充分發揮村級綜治中心作用,實行“網格+”管理模式,創新落實“基層網格員+村組干部+鄉賢能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黨員群眾”的治理機制,進一步健全群防群治隊伍,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協同推進鄉村治理,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鄰里更和諧。至目前,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6件,開展安全整治專項行動4次。同時,聚焦鄉風文明,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舉辦了“隴韻粽香·美德潤家—2023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端午節主題活動,積極開展評優選樹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文明新風,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今年表彰“好婆婆”“好媳婦”等10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92場次。通過培育文明鄉風,營造尚新樹優的好氛圍,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