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王鋪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和政策扶持、科技支撐等舉措,大力推行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新模式,為促進農民增收增效和確保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時下,正是秋糧作物生長旺盛季節,走進王鋪鎮觀音殿流域玉米大豆帶狀示范種植基地,只見一片綠意盎然,玉米葉下,株株豆苗規整排列,兩種作物間隔種植,一高一低相得益彰,翠綠的葉片隨著微風輕輕擺動,散發出勃勃生機。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改單一作物種植為高低作物搭配間作、改等行種植為大小壟種植,這種種植模式能充分發揮玉米邊行效應和大豆固氮養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條件、提升土壤地力,實現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大豆的綜合效益,是穩玉米、擴大豆的有效途徑。王鋪鎮選取土地平坦、肥沃、集中區進行示范種植,按照“玉米3行+大豆4行”的種植模式,科學搭配種子品種,著力打造示范樣板。
為全力推動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示范種植,王鋪鎮建立“片長+農技人員+鎮村干部+合作社”的蹲點督導和技術指導工作機制,為種植主體開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技術服務,讓農戶真正實現“一地雙收”。同時,基地積極探索創新“政府+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帶動郭集、青林、大寺等13個行政村,種植約3100畝,惠及農戶2561戶,走上了作物協同共生、一季雙收的增產道路。

據了解,在種植過程中,王鋪鎮通過政策宣傳引導、合作社種植示范帶動、常態化推進撂荒地整治,提高農民參與種糧的積極性,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糧食安全。并充分發揮源農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飼草青貯、秸稈加工上的技術和產品銷售渠道優勢,通過收購青貯和回收秸稈,提高農業附加值。同時,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不斷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增收。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