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改善群眾居住質量,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秦安縣以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為目標,把農房改造提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和重要抓手,全力實施農房改造工作。
健全機構加強領導。堅持把農房抗震改造作為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的一項民生工程來抓。縣級層面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由住建部門牽頭,財政、鄉村振興、民政等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鎮、村兩級相應成立機構,構建起了“三級書記抓鄉村建設”的領導體系,形成了“縣級統籌、部門協同、鎮村落實”的工作格局。

開展調研注重設計。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結合各鎮排查摸底情況,年初積極開展農村住房調研活動,結合調研成果,研究制定《秦安縣農村危房改造及農房抗震改造工作方案》,明確實施對象、申請程序(戶申請、村評議、鎮審核、縣審批)、改造標準及補助標準(戶均補助2.2萬元),堅持因戶施策,嚴格資金發放,扎實推進抗震房改造項目順利實施,持續保障農村住房安全。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通過發放政策告知書、懸掛宣傳橫幅、印制宣傳彩頁、展出宣傳版面、微信推送等形式,大力宣傳農房抗震改造的實施范圍、申報程序及補貼標準等相關政策,逐步提高群眾的政策知曉率,讓農房抗震改造政策在基層落地開花。同時,及時傳達中央、省、市政策導向,解讀文件精神,使其在深入群眾的過程中,讓廣大改造對象深刻理解補助條件、補助標準、申請程序、改造方式等具體要求,提高群眾的參與度和配合度,為順利推進農房抗震改造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開展培訓指導。農村建筑工匠是農房抗震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為全面推進農房抗震改造,縣住建局邀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不斷提升農村建筑工匠技能水平,累計頒發《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證》1000余個。同時,為加強農房建設技術指導,印發了《農房施工質量與安全》《農房施工技術》《農房建筑材料》《農房建筑抗震技術》《農房建造常識與設計》等甘肅省農房建設暨農村建筑工匠叢書,免費提供給群眾參考使用。

督導檢查保障質量。成立包抓組深入鎮村實地查看,重點檢查農房改造示范點選址、軟地基處理、施工現場管理等關鍵環節,對發現的問題隱患,現場督促整改,實行清單銷號,形成整改閉環,確保了工程質量和生產安全“兩手抓、兩手硬”。農房抗震改造竣工后,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實行鎮、村初步驗收,再申請縣住建部門聯合相關部門正式驗收的雙重驗收模式,做到發現一戶、鑒定一戶,改造一戶、建檔一戶,驗收一戶、達標一戶,確保住房安全有保障。

立足實際統籌建設。王尹鎮李磨村、云山鎮高黨等村因地制宜、以點帶面引領宜居型示范農房建設,堅持“功能現代、結構安全、成本經濟、綠色環保、風貌協調”原則,以農房功能空間布局設計水平、農房應用現代建造方式、農房建設促進村容村貌三大提升為抓手,農戶改造配建室內廚房、衛生間和客廳臥室等,逐步完善農戶住房功能。統籌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綠化亮化、垃圾處理、雨污管網等一體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編輯:路淑娟 責編:李曉兵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