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和組織功能的重要保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秦安縣蓮花鎮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小、精、特”優勢產業為抓手,聚焦發展薄弱環節,找準黨建引領的“發力點”,抓住破解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的“切入點”,多措并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雙廟村、陽灣村、姚娃村是蓮花鎮山區村,資源相對匱乏,但部分農戶具有中蜂養殖經驗,加之山區植物種類繁多,陽光充足,春夏秋三季多種野生植物交替開花,蜜源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養蜂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3村黨支部積極探索,通過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自主經營和本村養殖戶簽訂代養協議等方式,養殖蜜蜂100余箱,為村集體增收10萬余元。


槐龍村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認真謀劃,挖掘優勢,依托本村廣闊的山地資源,通過出租農戶閑置場地,修建圈舍,以與本村養殖戶簽訂代養協議的方式發展波爾山羊養殖。山羊入欄后,為解決銷售難題,槐龍村通過與本地餐飲企業對接,簽訂了山羊回收協議,解除了后顧之憂。“波爾山羊具有體型大,生長快;繁殖力強,產羔多;屠宰率高,產肉多;肉質細嫩,適口性好;耐粗飼,適應性強;抗病力強和遺傳性穩定等特點。我們村采取農戶代養方式養殖的70余只波爾山羊,今年已經出欄12只,為村集體帶來了1.5萬余元收入,等后續山羊出欄后,還可為村集體增加5萬余元收入。”蓮花鎮槐龍村黨支部書記姚小強說道。

吳灣村、高樓村、好地村等村立足村情實際結合撂荒地整治工作,采取政府主導、支部牽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運營的方式,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代管協議,種植冬小麥500余畝,油料作物100畝。通過將油料、冬小麥進行深加工,形成“產業+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同時,為進一步發揮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聯農帶農作用,通過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吸納困難勞動力就近務工,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雙增收”。

下一步,蓮花鎮積極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堅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促進鄉村振興,帶動集體增收、群眾致富,讓鄉村振興的底色更亮、鄉村發展的底盤更穩,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編輯:李曉兵 責編:路淑娟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