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秦安縣葉堡鎮堅持黨建引領、落實主體責任、凝聚發展力量,緊盯鄉村振興目標任務,按照“抓黨建、強組織、延鏈條、興產業、促振興”的發展思路,將黨建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做好“黨建+產業”文章。鎮黨委鎮政府充分認識到當前發展村集體經濟,單打獨斗無疑沒有優勢,抱團才能整合資源,實現規模效應,打出“組合拳”,可以集中管理資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通過規模化經營,還能夠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收入。

打好創新發展“組合拳”。一直以來,街區車輛亂停亂放成為一個“老大難”問題,進而影響到環境衛生整治成效,葉堡鎮給外界最直觀的印象就是“臟亂差”。如何利用好區位和商貿流通優勢,做到“惠民紓困解憂、提升鎮域形象、盤活閑置資金、發展集體經濟”,這給鎮黨委出了一個難題。常規的日常管理,已經改變不了這一現狀,鎮黨委拓寬發展思路,組建工作專班,對葉堡橋頭搶修搶建的18處建筑物,進行拆遷,清騰可建設用地3.8畝2500多平方米,集中資源優勢,建設了生態智慧停車場,建成停車位120個,停車場采用智慧收費系統,由村黨支部領辦物業公司經營管理,將葉堡、牌樓、龐宋、金城、新陽、錢坪、吳溝、何李、新聯、新區、師河11村閑置趴在賬上的村集體累計收入投資入股,有效盤活利用,每年收入可帶動11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升,達到“治亂、便民、增收”的效果。

打好特色產業“組合拳”。侯灘石窯白脆瓜自古以來馳名遐邇,既有皮薄、味甜、口感脆的優良品質,又有上市早、產量高的獨特優勢,深受消費者喜愛,經過多年種植,目前已形成一定規模基礎。鎮黨委認真落實全縣白脆瓜產業發展工作要求,依托侯灘石窯白脆瓜品牌效應,做實精細文章,結合各村實際,在推動土地流轉規模上求突破,挖掘適宜種植土地,鼓勵和支持各村種植白脆瓜。先后建成集侯灘村、何坪村、程溝村為主體的白脆瓜產業基地三處,大棚共計110余座,基地秉持“黨建引領帶動、傳承種植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的發展理念,按照“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模式運營,由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種植大戶租賃經營,吸納周邊群眾務工,租賃費用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白脆瓜產業基地將有力示范帶動葉堡川道地區果園老化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有效提高特色農業應對冰雹、霜凍等自然災害的能力,既傳承了侯灘石窯白脆瓜種植歷史,做大做強了白脆瓜品牌,又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切實讓人民群眾從特色產業上增收致富。(編輯:路淑娟 責編:李曉兵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