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產業找對頭,致富有希望。秦安縣千戶鎮堅持黨建領航,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瞄準市場需求,結合撂荒地整治,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把中藥材種植與農民增收、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集體經濟壯大相結合,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參與的方式,大力發展中藥材款冬花種植,將中藥材資源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走進秦安縣千戶鎮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田間地頭一片熱鬧景象,只見凝霜的土壤之下,紫色的款冬花蕾含苞錦簇,嬌艷欲滴,長勢喜人,已然到了收獲的季節,村民們正忙著刨挖、分揀、采摘、晾曬。微風拂過,淡淡藥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款冬花是一種常用藥材,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功效,在全國各地都有銷售,今年我種植了30畝,品質好的干貨一公斤能賣350元以上。”款冬花種植大戶馬騁前說。

該藥材在種植、管護、采收等環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眼下,豐收在即,眾多附近村民來這里務工。“我家就在附近,種冬花、挖冬花的時候,我一直在這里務工,一天工資100元,還能顧上家。”周灣村村民馬芝芳說。“我們基地采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基地+企業+農戶’模式,由合作社提供技術,在全鎮種植300畝款冬花,吸納200多名群眾就近務工,同時帶動50多戶群眾發展款冬花種植,實現村集體和群眾‘雙增收’,有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千戶鎮人大主席高一天告訴記者。

下一步,千戶鎮將堅持黨建引領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豐富中藥材種植種類、擴大種植面積,延鏈補鏈強鏈,做大做強做優產業,帶動更多群眾種植中藥材,使中藥材種植真正成為促進群眾增收的“藥方”,為促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編輯:李曉兵 責編:路淑娟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