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過年,許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家圍在一起包餃子,民間有諺語“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也有“無餃子,不過年”的說法。餃子在年夜飯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包餃子、吃餃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活動。

天剛透亮,在蔡林路街上的餃子館里,店主胡文倩就早早地來到店里忙碌著,備菜、洗菜、和面、剁餡、調餡,每道工序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見一會兒功夫,面粉就在胡文倩手中變成一張張大小均勻的餃子皮,再放上足夠的餡料,經她巧手的撮合,一個個有模有樣的餃子呈現在眼前,憑著多年的經驗,整個制作過程她都拿捏的恰到好處。

胡文倩介紹說:“餃子皮的選擇很有講究,為了煮的時候不容易破餡,吃起來口感更筋道,我們都會選擇專用的餃子粉或者高筋粉;在餡料上,就會選擇咱們這兒比較常吃的幾種餡兒,像韭菜雞蛋餡、豬肉大蔥餡、芹菜肉餡等等。我們店賣的最快的還是韭菜餡的,大家都愛吃。”
在春節期間,她家的餃子經常是供不應求。為了結合市場需求,胡文倩也在不斷創新餃子品種,將油菜、胡蘿卜、西紅柿等榨汁和面,做成七彩水餃,在過年期間銷量格外火爆。“春節期間預訂餃子的人要比平常多得多,也比平常要忙,基本上當天做也就當天賣完了。”胡文倩告訴記者。

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承載了許多人兒時過年的記憶,時至今日已深深的烙在了中國人的心里,成為春節傳統習俗之一,它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編輯:李曉兵 責編:路淑娟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