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窗花是傳統的春節習俗,象征如意祥瑞,寄予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春節期間,人們貼窗花、剪“福”字,一雙巧手、一把剪刀、一張彩紙,便能傳達吉祥安樂的寓意。火紅的剪紙,不僅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氛圍,更能傳遞民俗文化,讓家家戶戶充滿幸福“年味”。
剪紙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到春節臨近,秦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安梅霞都會剪窗花,喜迎“幸福年”。她告訴記者,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好的剪紙作品,都是萬剪不斷的結構,一張張普通的紅紙,經過折疊,剪刀輾轉,頃刻間就造就出一幅幅靈動吉祥的鏤空圖案。

“我們將春字、福字、龍這些新春元素,用剪紙的形式表達出來,過年有了剪紙窗花,就有了溫馨的年味兒,紅紅火火的氣氛一下子就烘托出來了,希望大家都能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春節。”安梅霞告訴記者。

小小的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寓意接福納祥,寄托了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編輯:路淑娟 責編:李曉兵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