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春耕好時節,秦安縣葉堡鎮吳溝村李店梁流域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趕春耕、搶農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機械和先進種植技術,翻耕起壟、科學施肥、覆膜栽苗,按下了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快進鍵”。
“我們村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病蟲害少,地塊平坦,適宜種植選用成本低、適宜性強、產量較高、市場價格穩定的紅柴胡品種,按照兩年一收來計算,預計年收入達到200萬元左右,年畝產量達到25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到20萬元以上。目前,我們已完成前期工作開始種植。中藥材種植不僅解決了我們村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為我村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吳溝村黨支部書記龐喜強說。

今年以來,葉堡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統籌謀劃本地資源,科學評估預算收益,積極引導吳溝村大力開發優勢資源。在鎮政府的統籌部署下,吳溝村最終找到了適合本地的中藥材種植這一致富產業。目前,吳溝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整治撂荒地,盤活閑置土地800畝余畝,采取“托管+自管”的模式進行田間管理,在合作社完成種植后,日常田間管理交由農戶負責,所得收益結合當時市場價,按照每畝收益的5%—10%的幅度注入村集體;對整治后的撂荒地和無勞動能力的農戶,按照每畝400元的標準,將土地托管給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種植、管理、收獲。吳溝村多方聯動、多點布局、多元發展,持續做優做大紅柴胡藥材種植,增強聯農帶農成效,健全利益聯結,讓群眾參與進來,實現集體與群眾“雙增收”。

下一步,葉堡鎮吳溝村將加強與周邊中藥材種植收購大戶、康美甘肅西部中藥材有限公司的協作對中藥材進行收購。同時,進一步加大網絡新興媒體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力,搭建電商平臺,建立線上線下交易機制,幫助農戶打通銷售渠道,解決藥材外銷問題,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高質高效、農民增產增收。 (編輯:李曉兵 責編:路淑娟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