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秦安縣云山鎮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導向,以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培育為抓手,多措并舉、提“筆”上“色”,擦亮鄉村振興底色,朝著“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藍圖不斷邁進。

提“環境之筆”,擦亮生態文明“底色”。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和學校師生圍繞轄區主干道等重點區域,以全面“清臟”、集中“治亂”為重點,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大治理。通過線上與線下宣傳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管護相結合,推動環境整治提升從“突擊式”向“常態化”“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清理生產生活垃圾300余噸,清理、亂堆亂放80余處,拆除違建23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積極開展花卉覆蓋行動,動員群眾在房前屋后、見縫插綠、縫隙種花。搶抓樹木綠化養護的“黃金期”,結合生態林撫育管護和行道樹補植工作,完成鎮域內9公里、10000余株行道樹的樹盤修整、樹干刷白、樹形修剪等行道樹管護工作,進一步提升了鎮域生態綠化品質,實現了生態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有效相結合。

提“產業之筆”,淬煉經濟發展“成色”。緊盯“農業優先”鎮域定位,結合鎮情實際,積極調整發展思路、轉變發展方式,引導群眾種植白脆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在吳大村建設33座大棚,在潘河村新建43座白脆瓜大棚。高標準推進小麥、玉米等糧食種植任務,盤活興隆、盧坪、西莊3村土地資源,建設占地1500畝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基地,預計可為3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益60余萬元。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培優做強畜牧產業,打造云山鎮萬頭生豬標準化繁育基地。已積極爭取各類資金270萬元,盤活張溝村原有廢棄養殖場基礎設施,采取擴建、改建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建成云山鎮蒲山村標準化養豬場,存欄1500頭左右,年出欄3000頭,相關村集體年收益將達到30萬元以上。有力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提“文明之筆”,擘畫幸福生活“亮色”。緊盯群眾需求,緊扣文明實踐“陣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務延伸”目標要求,整合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陣地資源,積極推行“實踐站+志愿者+群眾”實踐模式,圍繞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婦女節等節日集中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提升群眾滿意度。聯動鄉風文明建設,建立村規民約,制定完成《云山鎮鄉村紅白理事會章程》,提倡紅白喜事簡辦、孝老愛親等內容。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等評選活動,有力弘揚了時代新風,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編輯:李曉兵 責編:路淑娟 編審:王小濤)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