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秦安縣蓮花鎮萬物生長、業旺民富,一幅欣欣向榮景象躍然眼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帶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蓮花鎮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黨建引領”為工作總抓手,進一步整合資源資產,不斷鞏固發展成效、持續探索發展新模式,做實項目建設、產業融合、服務創收、市場帶動“四篇文章”,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奏響了高質量發展“奮進曲”。

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增收致富。2023年以來,蓮花鎮立足鎮情實際,建成白脆瓜大棚203座,通過不斷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優良的品質,使白脆瓜成為了當地農民增產增收、致富增收的特色產業。
時下,蓮花鎮白脆瓜陸續成熟上市。農戶們忙著采摘、分揀、打包、裝箱、搬運著一批又一批的白脆瓜,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今年,蓮花村、桑川村等10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承包了41座大棚,預計創收205萬元,實現以設施農業生產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蓮花鎮黨委副書記何進說道。

做實項目建設,打造發展“新引擎”。在蓮花鎮果蔬集散基地,工人們正在有序分揀、打包、搬運冷藏貨物,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我是蓮花村村民,每年我都在果庫包蘋果,每月掙大概3600元,一年做七個月,也可以給家里增添微薄的收入。”務工人員焦紅芳高興地說道。

與此同時,蓮花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創新思維。集中優勢資源形成合力,合理布局產業項目、統籌謀劃整體發展,積極整合蓮花、仁義、郭河、大莊、好地5村用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中央三部委扶持資金,為5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各建造庫容量1000噸的冷庫1座,共計5個5000噸,占地10畝。采取“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的經營模式,將庫體出租給龍頭企業統一管理經營,5個村每村租金年收益達12.9萬元。

此外,蓮花鎮還積極做實服務創收文章及市場帶動文章。在上河村、馮溝村、湫果村、董灣村等購置安裝社區飲水機18臺,通過出售純凈水,預計收入達10萬余元。以“電商助農提升年”為契機,牢牢抓住“天水麻辣燙”“秦安桃花會”網絡流量,利用“蓮花社火”名片,吸納培育網紅達人、孵化帶貨主播。主動對接京東集團開展電商運營實操培訓,形成“產品加生產+包裝注冊+售后保障”為一體的銷售體系,切實催生本地自媒體蓬勃發展,推動農特產品“走出去”,進一步帶動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進行了果庫的投資建設,每一年有12.9萬元的分紅收益。除此之外,我們種植了大棚白脆瓜和辣椒,整治撂荒地,進行了果品的收購,安裝了直飲水機,這些總收入2024年預計會達到35萬元,增加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的收益,同時也解決了我們村上的部分勞動力就業。”蓮花村黨總支書記靳玉瑜告訴記者。

下一步,蓮花鎮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以發展為核心、以高質量為目標,不忘為民初心,主動探索實踐,因地制宜,充分盤活、用好資產、資源、資金,使村級集體經濟效益不斷提升,走出一條“多業并舉、共同富裕”壯大集體經濟的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