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坪村,歷史久,村風良,民風淳;愛國家,愛集體,跟黨走,志不移……”在秦安縣千戶鎮四坪村文化廣場上,一行行“村規民約”三字歌醒目靚麗,行人經過時,都會不自覺地看一看、讀一讀,文明新風在潛移默化中融入群眾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理,成為鄉親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短短幾句話,作用非常大。”看著村子的變化,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四坪村村民郭建軍感嘆道:“以前村里的垃圾都是滿地亂丟,現如今,嶄新的垃圾桶整齊擺放在固定位置,村里的基礎設施和景觀也都越來越完善,在‘村規民約’教育引導下,村民愛護公物、垃圾分類、和睦相處,村子也越來越好。”

鄉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風要正,正在村規。四坪村的改變不只是體現在硬件設施上,更重要的是人文風氣。“規章制度再好,關鍵在落實。過去,不少村規民約是村干部閉門造車,都是清一色的制度,看著很高大上,但是沒有站在農民的角度想問題,得不到群眾認可,也就沒法執行,我覺得一定要讓村規民約‘接地氣’。這不,我們村兩委就研究制定了這么一個村規民約三字歌,讀起來朗朗上口,群眾好理解,也好接受。”四坪村黨支部副書記郭萬生說道。

如今的四坪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修訂完善了新的村規民約,在村規民約的規范約束下,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新風尚正逐漸形成,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善提升,常態化開展道德大講堂、“好婆婆”“好媳婦”“十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尊老愛幼、扶弱助困等氛圍日漸濃厚。村規民約已然成為培育文明新風、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新載體。
“今后,我鎮將不斷修訂完善各村村規民約,緊跟時代潮流,融入更多特色,努力構建多元基層治理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千戶鎮副鎮長沈煒說道。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