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秦安縣以“穩就業、惠民生、優服務、促發展”為目標,強化七大舉措聚力推進國家和省市各項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在秦安落地見效,促進城鄉勞動力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擴大市場化就業服務供給。秦安縣深入實施就業服務提質增效行動,高頻開展勞務招聘服務,“零工市場”節假日不停運行,推進城鄉勞動力轉移就業。舉辦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直播帶崗等線上線下招聘54場次,累計提供就業崗位4.5萬余個,促進務工就業2.86萬人。與江蘇省太倉市、金昌市金川區等27個省內外地區建立協作關系。推進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貴園宏果業被認定為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基地,雪原果業被認定為市級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城鎮新增就業5017人,累計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11.8053萬人。
支持市場主體穩崗擴崗。秦安縣以項目建設、援企穩崗、創業扶持、崗位開發為牽引,深入推進“援企穩崗服務千企”行動,組建專班走訪對接各類經營主體92戶次,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宣傳、援企惠企政策申領等輔導服務,幫助企業直達快享,引導各類主體更好履行穩崗擴崗社會責任。截至目前共為273戶企業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120萬元,30戶企業“免審即享”失業保險穩崗返還41.13萬元,落實企業吸納就業社保補貼30萬元,審核創業擔保貸款211筆5000萬元,投放“隴原惠崗貸”6筆1189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6筆3萬元。
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質效。秦安縣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通過公開招標擇優選取培訓機構、加強現場實操培訓,推行以賽促訓、“培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崗位”模式,做到培訓內容、對象、形式“三精準”,不斷提高本地勞動力技能水平和求職競爭力。全年完成各類培訓3955人次,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200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900人,創業培訓525人,東西協作技能培訓330人,完成職業技能等級認定1400人。成功舉辦2024年秦安縣“成紀杯”桃里秦安名廚勞務品牌暨天水麻辣燙技能大賽,新創建“媧鄉家政妹”為市級優秀勞務品牌。同時積極爭取秦安縣公共實訓基地建設項目早日落地,持續夯實技能人才培養基礎能力。
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秦安縣建立困難家庭、脫貧戶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臺賬,全面落實實名制“1131”就業創業服務。累計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資料3萬余份,舉辦政策宣傳講座和“直播帶崗”19場次,發布招聘信息25期,為畢業生提供公共就業服務4800余人次。積極開發政策性崗位資源,今年政策性崗位吸納534人就業,其中機關事業單位招考引進118人,三支一扶38人,特崗教師50人,西部計劃1人,到基層就業項目60人,選聘社區工作者40人、村文書50人、警用輔助人員177人。全年實名登記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533人,聯系率和服務率達100%,就業率91%。

兜住困難群體就業底線。秦安縣持續強化就業幫扶,開展“四送服務”進社區等系列活動,18家見習基地新吸納61名未就業青年參加就業見習,525名城鄉青年參加了創業能力培訓,為236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161.3萬元。城鎮公益性崗位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49人,在崗719人,動態調整補聘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784人,在崗3493人。推進幫扶車間健康發展,發放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獎補258萬元,29家鄉村就業工廠和60家就業幫扶車間帶動就業3487人。發放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交通補助1020萬元,輸轉有意愿脫貧勞動力4.7969萬人,實現應輸盡輸。
優化城鄉公共就業服務。充分發揮縣、鎮、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功能,為就業創業者提供招聘、崗位推介、培訓、創業信息、融資等政策對接,精準“滴灌”服務對象。充分利用“秦安人社”微信公眾號,持續做好“直播帶崗”工作,開辟了一些專題招聘、專項招聘、特色招聘等渠道和平臺,進一步提高招聘求職的效率和精準度、針對性,降低供需雙方的搜尋匹配成本。積極創建省市級充分就業社區,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健全標識統一布局合理、服務規范、運行高效的基層就業公共服務網絡。
提升就業權益保障水平。秦安縣開展“社保服務進萬家”等活動,積極引導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參保,做好延遲退休工作的輿論導向和政策解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勞動關系協調協商機制,加強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監察執法。共檢查用人單位80戶次,協調處理欠薪案件90起,立案查處1起,為226人追討工資127.87萬元;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25起,調解結案19起,裁決6起,切實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營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