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豐富多樣的民俗活動。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剪窗花以其獨特的藝術韻味和吉祥寓意,成為了春節期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節日增添了一抹濃厚的喜慶色彩。
紅紙,是剪窗花的靈魂所在。一張張鮮艷奪目的紅紙,如同火焰般熾熱,象征著新年的喜慶與希望。而剪窗花,則是將這份喜慶與希望巧妙地融入了精美的圖案之中。剪窗花,這一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起源于西漢時期,當時人們用各種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創造出精美的圖案。隨著時間的推移,剪紙藝術逐漸發展,題材也日益豐富,從簡單的花卉、動物,到復雜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無一不展現出民間藝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每至春節前夕,市級非遺秦安剪紙的傳承人安梅霞便忙碌起來,她手中的剪刀,如同魔法棒一般,將一張張普通的紅紙,變成了一幅幅靈動吉祥的鏤空圖案。每當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她都會精心創作一系列以新春元素為主題的剪紙作品,如春字、福字、龍等,用剪紙的形式傳遞著新年的祝福與期盼。她向記者介紹道,剪紙藝術看似“易學”,實則“難精”,是一門極具挑戰性的民間技藝。
“我們將春字、福字、龍這些新春元素,用剪紙的形式表達出來,過年有了剪紙窗花,就有了溫馨的年味兒,紅紅火火的氣氛一下子就烘托出來了,希望大家都能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春節。”安梅霞告訴記者。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映出了剪窗花的美麗身影。那一抹絢麗的紅,如同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房。人們圍坐在一起,欣賞著這些精美的剪紙作品,談論著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共同期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剪窗花,不僅剪出了新春的美景,更映出了團圓的溫情。它如同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與未來,讓人們在傳承與創新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在這個充滿喜悅與希望的新春佳節里,愿每一個人都能在這份喜慶與祝福中度過一個溫馨、美好的團圓時光。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