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氛圍。當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時,秦安縣王尹鎮李磨村的裝配式冬暖日光溫室大棚內,卻是一片忙碌而充滿希望的景象。

走進大棚,一行行反季節白脆瓜瓜秧茁壯成長,金黃的花朵星星點點地散布在其間,為這個冬日增添了無限生機。工人們穿梭在瓜苗之間,專注地觀察著瓜秧的長勢,為瓜苗周圍填土、仔細地除草、精準地調控溫度、耐心地澆水……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對豐收的期待。
在大棚里務工的村民馬春平告訴記者:“今年冬天氣溫比較冷,但是這幾天有點回升,我們正在抓緊時間清理里面的病苗,弱苗,清理完了瓜果后期會長得更好一點。”樸實的話語,透露出對這份工作的認真和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嫩綠的新芽爬滿藤架,一朵朵小黃花爭奇斗艷,一個個初具規模的“小脆瓜”掛在枝頭,長勢十分喜人。一株株翠綠的瓜苗整齊有序地排列著,地膜覆蓋在四周,有效地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滴灌裝置深入土中,源源不斷地為瓜苗輸送著充足的水分,為它們的生長提供有力保障。工人們還忙著除草、固土、授粉、整理莖蔓,全身心投入,確保每一株香瓜苗都能得到精心的管護。

大棚負責人王海斌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大棚種植星甜24號白脆瓜大概8500苗,目前已完成授粉階段,瓜果長勢良好,大概還需要一個月開園。”從他的話語中,不難感受到對豐收的憧憬。
產業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關鍵。王尹鎮緊緊圍繞“興產業、帶就業、促增收”的發展思路,多措并舉、多點發力。2024年在李磨村流轉土地29.8畝,新建3座裝配式冬暖日光溫室,合理利用大棚種植福琪4088型西紅柿,并喜獲豐收。
王尹鎮李磨村黨支部書記張剛強介紹說:“我們建設的3座裝備式大棚,其中一座是14米×100米,另外兩座是14米×80米的。在7月份建成之后,頭茬種植了福琪4088西紅柿,現又二茬種植了反季節白脆瓜。目前共栽種白脆瓜苗8500株,每株產量在3斤左右,按照往年每斤40到50元左右的價格計算,能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萬元。同時帶動李磨村農戶就近務工,增加農戶收入。”
王尹鎮堅持“合理布局、規模發展,優化結構、錯峰上市”的原則,搶抓時機,種植反季節白脆瓜,讓大棚成為農戶們的致富“窗口”、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金鑰匙”。實現一棚多用,一地多季,一年多收,走出了一條“規模化布局、品牌化打造、產業化發展、訂單式服務”的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子。

在這個新春,王尹鎮李磨村的大棚里,不僅有忙碌的身影和茁壯成長的作物,更有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蘊含著希望,每一滴汗水都將澆灌出豐收的果實,見證著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