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秦安縣隴城鎮鳳尾村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村民們滿懷著對新年的美好憧憬,忙碌地籌備著高臺社火,迎接即將到來的全縣社火匯演,熱鬧非凡的場景里藏著最質樸的新春期盼。

走進鳳尾村,廣場上幾臺裝飾精美的高臺社火車輛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周身被五彩斑斕的裝飾環繞,承載著村民們對新春的祝福與對未來生活的向往,隨時準備在春節期間奔赴各處展演,為節日增添喜慶氛圍。
社火,作為一項傳承千年的民俗活動,在歲月的流轉中不斷融合各類獨特的民俗文化與藝術形式,逐漸形成了如今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除了極具看點的高臺,還有高蹺、舞龍、舞獅、旱船等多種表演項目,每一種都飽含著濃厚的鄉土氣息與民俗韻味。
“今年,我們鳳尾村成立的社火隊,上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下有十幾歲的少年兒童,有的是全家上陣。”社火隊負責人滿臉自豪地介紹道。在這個充滿歡樂與團結的隊伍里,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為社火表演做著準備,每一個動作、每一處裝飾都飽含著對民俗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高臺社火是一種沒有語言的靜態造型舞蹈藝術,這種民間社火包容了表演、造型、語言、彩繪、手工制作等藝術類型。在籌備社火的過程中,村民們各顯神通,有的精心繪制著高臺的裝飾圖案,有的認真制作著表演道具,歡聲笑語回蕩在村子的每一個角落。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忙碌一邊分享著過去一年的收獲和對新年的展望,濃濃的親情與鄉情在熱鬧的氛圍中愈發深厚。
社火表演的歡樂只是群眾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秦安縣充分發揮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涵養民風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大力開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動,切實以黨建引領文化,以文化凝聚民心、賦能鄉村振興,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