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三月,秦安縣五營鎮張塬村白脆瓜育苗大棚內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整齊排列的育苗盤中,嫩綠的白脆瓜苗在精心調控的溫度、濕度環境中茁壯成長,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活力與希望。在其他大棚中,辣椒、櫻桃、韭菜等作物也長勢喜人,綠葉舒展、果實飽滿,勾勒出一幅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豐收畫卷。
作為秦安縣白脆瓜核心產區,五營鎮張塬村白脆瓜大棚基地依托“政府主導+科技支撐”模式,積極推動育苗技術革新,引入“吊蔓栽培”“滴灌控溫”等先進技術,不管從種子篩選、消毒,還是基質調配、播種、苗期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顯著提升了瓜苗的產量與品質。目前,已形成了“統一育苗、分期定植、錯峰上市”的產銷鏈條。

“今年按照產業黨委的計劃,基地共培育了白脆瓜苗是30萬株,第一、二批各培育15萬株。第一批苗已經開始銷售,目前銷售已經有5萬多株;第二批苗計劃在本月的25號開始銷售,目前苗木長勢一切都良好。”五營鎮張塬村副主任馬糧堆告訴記者。
白脆瓜苗的暢銷,不僅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也為五營鎮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活力。基地白脆瓜從播種、育苗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就為當地的村民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村民汪利華高興地說:“我是在鎮上陪孩子讀書呢,在家門口就業,一天能掙100元至120元,既能照看孩子,又能補貼一下家用,真的非常好。”
在深耕白脆瓜產業的同時,五營鎮還積極探索“一棚多用、四季輪作”模式。在大棚白脆瓜基地內,辣椒、櫻桃、韭菜等作物長勢旺盛,實現“果蔬不斷茬、收益全年化”,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保障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目前基地內有春棚34座、冬暖棚11座。有6棚是反季節韭菜,已經割了三茬了;有2棚是反季節辣椒,3棚是反季節櫻桃,都還在育苗當中。”五營鎮麻溝村副主任郝凌志說。

近年來,五營鎮以白脆瓜為龍頭,多元種植為支撐,科技賦能為抓手,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引領、多種經營增效、聯農帶農共贏”的鄉村振興之路。目前,白脆瓜基地的育苗銷售工作仍在有序進行,在白脆瓜苗暢銷的帶動下,五營鎮的白脆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為今年白脆瓜的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